简述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情况
杨广好大喜功,骄奢淫逸。他不仅在长安东南另筑新城,又在洛阳营建东都。在炀帝兴建的众多工程之中,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尤其重要。大运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世界上水道最长的人工河道。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境内),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流经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长江、淮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其中,大运河的邗沟和山阳渎分别开凿于公元前486年和公元587年,是吴王夫差和隋文帝为了军事目的而修建的。炀帝时期主要是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西自今天洛阳西郊,将谷、二水引入黄河;东在荥阳东北引入黄河。公元608年,炀帝又下令开凿永济渠,将黄河的支流沁水引人到今天的卫河,并沟通永定河与北京相连。公元610年开凿的江南河经无锡、苏州、嘉兴到达杭州。至此,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组成的大运河全部竣工。虽然这条运河在此后成了重要的交通纽带,但隋炀帝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曾作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关于隋炀帝为何要开凿这样一条运河,历史上的文人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唐代诗人秦韬玉在《隋堤》一诗中,认为隋炀帝是为了满足自己畅游江都的欲望;而同样是唐代的文学作品,《开河记》则认为,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为了厌胜。但是这些说法,都有失偏颇。
历史上的隋炀帝虽然以暴虐著称,但不得不承认,隋炀帝是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能力的。决定开凿运河之时,正是炀帝准备大展宏图与秦皇汉武争高下之时。因此,炀帝开凿这样一条运河,应该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正因为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必然,这项浩大的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地完工。
首先,开凿运河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北方地区在经历了东汉末年至十六国时期的长期战乱之后,经济被破坏殆尽。虽然北魏和隋朝政府都采取种种措施,极力恢复被重创的北方经济,但其自秦汉以来的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隋朝将国都建在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关中地区,是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量。但随着大批官僚和百姓的入住,已经残破的关中经济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人口。一旦遇到饥荒之年,隋文帝就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到洛阳去就食。反观南方地区的经济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批掌握熟练技能的农民南下,加上南方特有的、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南方地区在东晋时,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将南方丰富的物产转移到北方,弥补北方生产力不足产生的物资短缺,已变成迫在眉睫之事。在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水运是最为廉价与方便的。只有开辟一条新的水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物资短缺的问题,并且也能够使南北双方的物产得到交流。
其次,开凿运河是隋朝巩固统治的必然。隋朝统一之前的中国,由于长期处在分裂和敌对的状态之中,因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和社会风俗,双方的认同感较低。再者,南方地区一直是世家大族的故地,他们在当地拥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隋朝政府实行的中央派遣地方官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因此双方的矛盾十分尖锐。陈朝故地在隋朝统一之初,就曾发生过大规模、全民性的叛乱。此后,零星的反叛不绝于书。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将其更快地纳入到中央体系中来,开辟一条能够直通南方的运输路线就尤为重要。另外,在隋朝的北面,一直潜伏着突厥和吐谷浑这两支少数民族。为了防备他们突如其来的侵袭,隋朝政府在文帝统治时期就开始在边境线上屯兵驻守。虽然隋朝政府大力推行屯田政策,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万军人的粮食问题,必须要依靠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粮食来进行接济。大运河永济渠一段,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开凿的。
再次,前代开凿的区域性运河为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并不是一条平地上开挖出来的运河。它是建立在前代已有运河的基础之上,并加以沟通和拓展。例如在长江以北、大运河沟通江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邗沟,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凿而成的。因为有这些大量的旧有水道,大运河这项浩大的工程才能得以迅速竣工。另外,前代王朝兴修的大大小小的运河,都为这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隋代开凿的这条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水道之。其功绩是伟大的,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们丰富的水利建设知识。这条运河本来可以成为加强隋王朝统治的有力工具,但隋炀帝急于求成,滥用民力,使得人民无法负担这样严苛的重担。关于隋炀帝为了修成这条运河所采取的苛政,民间有许多传说。有传说,隋炀帝在大运河开凿好之后,为了检测水位的高低,专门制作了一个铁鹅。他将铁鹅放置在水中,让它随波逐流。若是铁鹅在哪一地方停下了,就意味着这一地区的水位不够,工程质量不合格,惩罚的措施就是将这一地区的居民全部杀光。因此,各地的百姓为了祈求铁鹅不要在自己的辖区内停下,纷纷在河边进行祭祀。这个故事当然是传说,但在故事背后,是当时百姓对这一工程的厌恶与恐惧,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工程的劳动强度已远远地超出了当时百姓的承受能力。加之炀帝在修成这一运河后,并没有立即采取休养百姓的政策,而是加紧巡游。奢侈的巡游和后来的三征高句丽,使得百姓得不到些许的喘息。疲乏与困顿使得百姓怨恨不已,隋王朝也就葬身在了百姓怨恨的洪流当中了。
出自《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