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二节 低温与寒潮

一、低温
〔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
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淮河以北的绝大多数地区在-12℃以下,涡阳县最低达气温-13.6℃。沿江西部的安庆市和望江县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在-6.9~-7.0℃,是全省的高值区。南北可差6.0~7.0℃。-10℃等温线大致东起滁州市,经合肥、舒城至岳西一线。-10℃常作为油菜、茶树、油桐等亚热作物能否自然越冬的重要指标。见图2—1—7。

图2—1—7安徽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布图(℃)
〔极端最低气温〕
分布规律不很明显,但具北低南高趋势。淮北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下,尤以固镇县为-24.3℃为全省最低值,出现于1969年2月6日。江淮之间北部除合肥市、滁州市之外,其它地区均在-16~-20℃左右。沿江、江南和皖西山区的岳西、潜山等县均在-12~-16℃之间,只有沿江的铜陵市和皖南的屯溪市、休宁县在-12℃以上。
〔各月平均最低气温〕
沿淮和淮北地区从12月到次年2月都在0℃以下,以1月最低。江淮之间、沿江东部和皖南山区,除少数地区0℃以下出现在2月外,绝大部分地区均在1月。沿江西部和皖南南部,全年各月平均最低气温均在0℃以上。
二、寒潮
〔寒潮路径〕
影响安徽省的寒潮一般有3条路径:西路从东经105°以西自西伯利亚向东南长驱直入,经河西走廊从偏西方向侵入本省,阜阳市西部地区、六安首当其冲;中路从东经105~115°自崇古南下,经华北进入安徽省淮北地区;东路在东经115°以东从蒙古向东南方向侵袭,主要影响本省东部地区。以上3条寒潮南下路径中,以中路影响最剧,强度最大。寒潮入境时,气温剧降,风速骤增,并伴有雨雪或冻雨。见图2—1—8。

图2—1—8影响安徽省寒潮路径示意图
〔寒潮分布时期〕
安徽各地11月或12月寒潮最多,次年2月寒潮次数随之减少。寒潮出现最多年份,长江以北地区是1968年秋~1969年春,淮北和沿淮有9~10次,合肥市有6次;沿江和江南地区是1965年秋~1966年春,有5~6次,冬寒严重。寒潮出现最少的年份,是1958年秋~1959年春,除部分地区出现1次外,其它均无寒潮出现,冬暖明显。据1951~1980年统计,影响安徽省最严重的寒潮有2次。一次是1955年1月上旬,是继1954年12月下旬一次寒潮过后接踵而来的又一次寒潮,使气温持续下降,伴有大雪、雨淞、雾淞等。当时最低气温寿县正阳关-24.1℃,宿县-23.2℃,合肥市-20.6℃,滁县-23.8℃,均破历史最低记录。另一次是1969年2月上旬,也是紧随上次寒潮后又一次罕见的低温的天气,固镇县为全省气温最低值-24.3℃,淮北和沿淮最低气温在-20℃左右,风雨交加,冰凌深厚。
〔寒潮的初终期〕
寒潮平均初日,江北在11月中旬,沿江东部在11月下旬,安庆市和屯溪市在12月上旬。寒潮平均终日以蚌埠、合肥、安庆等市较迟,在3月中旬;淮北、沿江东部和江南在3月上旬。寒潮的最早初日,砀山县最早为10月9日(1955年)。寒潮的最晚终日,阜阳市最晚为4月26日(1968年)。
上一篇:第一节 平均气温
下一篇:第三节 高温与干热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