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风路径
〔沿海北上类A类〕
台风中心进入北纬25°以北,东径121°~125°Ⅰ区,在该区消失或经过该区北上而未进Ⅱ区。
〔深入内陆类B类〕
台风中心进入北纬28°~34°,东径114°~121°的Ⅱ区,在该区消失或从该区经过,这类台风对安徽省影响最大。
〔偏南西行类C类〕
台风中心进入北纬23°~28°,东经108°~121°的Ⅲ区,在该区消失或经过该区西行未进入Ⅱ区。
〔偏东行类O类〕
台风中心进入Ⅲ区,向偏东或偏东北方向移动而未进入Ⅱ区。
上述台风活动路经,见图2—3—6。

图2—3—6影响安徽省的台风路径示意图
二、台风强度
影响全省的台风,大致每年3次。其中较强的台风暴雨或台风大风大约1年1遇,同时,出现台风、大风和台风暴雨约3年2遇。台风影响季节主要在8月,其次7月和9月,5~6及10~11月仅偶有台风影响。影响程度南部重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日雨量≥200毫米的台风暴雨,全省平均5年2次,主要集中于7~8月,大都发生在沿江、皖南山区、皖西山区和滁州市及宿县地区的东部。1956年8月1日24时,12号台风在浙江象山登陆,中心穿过安徽省,各月2日全省42个县市降暴雨或大暴雨,伴有大风,以致多处成灾。1957年8月12日,4号台风在浙江乐清县登陆,全省受其影响,各地普降暴雨,暴雨中心在皖西山区和皖南滁州、来安、嘉山等县市,嘉山县自来桥1小时最大雨量129.2毫米,来安县杨郢72小时最大雨量808.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