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量
全省总云量年平均5.7~7.0成,以10月~1月较少,2月云量开始增多。皖南山区南部5~6月最多,达8.0~8.5成。淮北7月为全年最多,达7.0~7.5成;江淮之间全年在5.0~7.5成。
安徽省低云量年平均在1.5~4.5成。以10月~1月最少。皖南山区南部3~5月为全年最多,略大于5成;淮北7~8月为全年最多2.5~3.5成;江淮之间全年1.5~3.5成。
低云量的日变化,据宿州市、合肥市、屯溪市1954~1980年1、4、7、10月的2、8、14、20时各定时观察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如图2—5—1。

图2—5—1宿县、合肥、屯溪四季低云量日变化
二、晴、昙、阴日数
安徽省全年晴天日数,由南向北为40~80天,全年阴天日数,由北而南为120~190天。见图2—5—2、图2—5—3。

图2—5—2安徽全年晴天日数分布图(天)

图2—5—3安徽全年阴天日数分布图(天)
全省以宿州市代表淮北地区,合肥代表江淮地区,屯溪市代表江南地区,全年各月晴、昙、阴日数见图2—5—4、图2—5—5、图2—5—6。

图2—5—4宿州各月晴、昙、阴日数

图2—5—5合肥各月晴、昙、阴日数

图2—5—6屯溪各月晴、昙、阴日数
三、云海
在黄山、天柱山、九华山等均可看到云海。其中黄山云海最为壮观。黄山多年平均有云海日52个,主要发生在5~11月,冬季最多,月平均5~7个,夏季最少,月平均仅2个。黄山云海的成因,东距海洋较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山体峭拔凌空,气流沿其上升冷凝,加之多深壑幽谷,植被茂盛,湿度大,蒸腾旺盛等特定自然环境,构成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