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一节 地质时期安徽境内气候

一、元古代
距今25.0~6.0亿年的元古代,经蚌埠、凤阳运动的影响,中国华北古陆已经形成,其南缘为淮北的北淮阳古陆,另外,皖西山地至肥东的淮阳古陆也已形成。25.0~10.0亿年前,气候较为干燥、温暖,这时微古植物和疑源类生物开始大量繁殖。
距今10.0~6.0亿年前的晚元古代,全省气候经历了数度明显的变化,10~8亿年前气候仍保持干燥而温暖状态,不仅原已繁盛生长的藻类、疑源极为丰富,而且开始出现须腕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软躯体后生生物。8~7.5亿年前,早澄江运动导致地壳上升,气候转寒,成为省内地质历史中的第一个冰期。7.5~6.0亿年前,全省气候又一次转为半干热状态,生物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古生代
距今6.0~2.3亿年前的古生代,安徽省属于大间冰期气候,从干燥温暖气候,向温暖湿润气候转化,且气温呈上升趋势,至3.5~2.3亿年前的石炭纪和二迭纪,是古气候中最典型的温暖湿润期,不仅蕨类、、珊瑚、腕足类生物大量繁衍,而且是中国和安徽省重要的成煤时代。
三、中生代
距今2.3~0.7亿年前,安徽省仍属温暖气候,但具干热—湿热—干热的演变过程,单从气温方面来看,安徽属热带气候,据估测年平均温度比现今高10~15℃。生物界不断演化,高等被子植物、淡水底栖生物和恐龙的繁盛为其特点。
四、新生代
距今0.7亿年前地质时期进入了新生代,总的气候变化趋势,气温呈下降过程,但0.7~0.3亿年前的老第三纪,气温仍比现今为高,大约高5℃,从嘉山县马岗乡出土的古哺乳类动物群分析,既有中北区的,也有亚热带的动物群,说明当时淮河流域气候属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这时哺乳动物为生物界的最大特色,巨大的恐龙已经灭绝。距今0.3~0.03亿年前新第三纪,安徽省气温与中国其它地区一样,气温进一步下降,据孢粉分析和红土七衍射测定,年平均气温与现今相近或略高。
从上新世末期以来,安徽省气候进入明显冷暖交替周期性变化的过程:即距今350~300万年为金沙冰期,距今300~210万年为金沙~狮子山间冰期,距今210~150万年为狮子山冰缘期,距今150~120万年为狮子山~鄱阳间冰期,距今120~90万年为鄱阳冰期,距今90~80万年为鄱阳~大姑间冰期,距今80~68万年为大姑冰期,距今68~37万年为大姑~庐山间冰期,距今37~24为庐山冰期,距今24~7万年为庐山~大理间冰期,距今7~1万年为大理冰期。从省内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情况来看,冰期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12℃左右,这时,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都发育规模大小不等和海拔高度不同的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间冰期气温比现今高5~8℃左右,有时反映为湿热气候,如大姑~庐山间冰期,从“和县龙潭洞”发掘的猿人和哺乳类动物化石分析,当时安徽省属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而庐山~大理间冰期,在濉溪戚嘴层中发现了安氐舵鸟蛋化石,说明当时为干热气候。
从大理冰期后至今万余年的时间,又经历了干湿冷热的变化,主要表现冷、暖、凉3个阶段。其中距今约700~4000年,安徽省境内从出土的文化层和发掘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都表明当时安徽省境内的气候比现今温暖湿润,大约气温较现年平均气温高2~3℃,各地森林茂密,植被广布。
上一篇:第三节 湿度
下一篇: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安徽境内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