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二节 西汉至元代干旱灾害

汉建初元年(76年),淮北部分地区大旱。宿州:岁大旱。汉初平元年(190年),夏,江淮西部江南部分地区大旱。六安:夏大旱,溪谷绝。太平府:夏大旱,江水少。
西晋永嘉三年(309年),浴江、江南旱。安庆府:夏大旱,江竭可涉。太平府、芜湖:夏大旱江竭可涉。
梁天监元年(502年),农历八月,沿江江南大旱。安庆府:八月大旱,江苏斗米五千,民多饥死。宁国府:五千人多饿死,此亘古奇荒。
隋开皇九年(589年),沿淮、淮北部、分地区旱。霍丘:旱。寿州:旱,淮河数百里绝水无鱼。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沿淮部分地区、沿江部分地区大旱。虹县:大旱,水塘枯绝,淮水无鱼。五河:大旱。太平府:大旱。
唐永徽元年(650年),江北部分地区大旱。宿州:江淮大旱。
唐永徽四年(653年)夏秋雨季,沿淮、淮北大旱。宿州:夏秋旱甚。颍州:地赤、麦枯,夏姓乏食。
唐总章元年(668年),江淮大旱。寿州:江淮大旱饥。
唐贞元六年(790年),江淮部分地区夏旱。寿州:夏大旱,井泉枯竭,人渴且病疫,死者甚众。合肥;夏大旱……八月。
唐太和八年(834年),夏,江淮部分地区大旱。颍州、太平府:夏江淮大旱。
唐咸通二年(861年),秋至翌年农历六月,江北部分地区大旱。颍州、舒城:秋不雨至明年六月。
唐中和四年(884年),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旱。太平大旱饥,人相食。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农历五月,江淮大旱;农历八月,淮南部分地区旱。颍州,太平府:五月,江淮旱。凤阳:秋八月,淮南旱。
宋沿平元年(1064年),春,淮北大旱。宿州;春旱。颍州春雨不降者二月余,麦死过半。
宋熙宁七年(1074年),自春至夏,江淮大旱。凤阳:自春至夏淮南路久旱;九月复旱。
宋绍圣三年(1096年),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大旱。太平府:大旱,溪湖涸竭。
宋绍兴五年(1135年),江北部分地区大旱。无为:大旱。和州:大旱,自去冬不雨至夏秋,民大饥。
宋淳熙七年(1180年),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旱。和州:大旱,自七月不雨至九月。休宁:大旱。安庆府:舒州自四月不雨至九月大旱。
宋绍熙五年(1194年),江北大旱。凤阳:淮右大旱。滁州:淮右大旱,滁为甚,人食草木。庐州:大旱饥,人相食。
宋嘉泰元年(1021年),全省大旱。寿州、太平府、歙县:两淮旱饥。
宋嘉定八年(1215年),全省大旱。寿州: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江淮杯水数十钱,渴死者众。贵池:春旱,首种不入,至八月乃雨。宣城:春旱。宁国府:春、夏秋大旱,宁国尤甚,至八月乃雨。
元大德三年(1297年),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大旱。和州:自春至秋大旱。贵池、宁国府:大旱。
元至元二年(1339年),自春至农历八月,沿江西部大旱。安庆府:春至八月不雨,旱,大饥。
上一篇:第一节 干旱指标值
下一篇:第一节 气象灾害地域组合特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