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安庆地区位处长江下游,两岸湖泊罗列,水面广阔,水产资源丰富,为安徽省主要鱼产区。从潜山县薛家岗出土的陶制网坠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区内先民就能结网捕鱼,以鱼为食。至隋代,宿松县城西南已出现“方塘”养鱼,后又发展到湖泊养鱼。南宋岳珂所著的《木呈史》中曾记载:“望江有湖,地饶鱼蒲”,“广袤七十里,民之以渔业者数百户”。至于鱼苗张捕,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东流一带的鱼苗已运销江浙等地。至清末,桐城县的鱼
苗饲养在全国已享盛名。民国8年(1919年)桐城合兴渔业公司为全省四大渔业公司之一,渔汛时,渔船塞港,鱼市烈烈。水鲜运沪、宁,干卤销江、浙。建国后,水产供销行业发展迅速,除潜山、岳西两个山区县外,其它各县均设有水产收购站(组)。起初,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养殖业相对薄弱。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扩大,在稳定捕捞的同时,又开始注意人工养殖。1960年以后,区内已明确“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方针,建设了一批国营、集体渔场,开发养殖水面,使渔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80年代,政策全面放宽,取消水产品派购,实行“以养为主,养殖、增殖、种植、捕捞相结合”的方针,从而在经营体制上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新局面。1985年全区养殖面积达到百万亩,精养比例不断提高,总产量达到2793万公斤,养殖产量占70%以上。区内渔业已从依赖于自然转为向自然索取,专业化、基地化、商品化程度愈来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