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
1、安合路车务管理处民国18年(1929)省公路管理处成立后,积极筹备已修好公路的通车事宜,设立了安潜太独立段。不久,公路管理处撤销,独立段直属省建设厅,改称安潜太汽车路办事处,办理客货营运。民国21年7月1日,安合线成立安合路车务管理处,设于安庆(现人民路第一小学),管辖安合干线,安潜太支线。安合路原有汽车23辆,至民国26年,先后从蚌埠、芜湖路划拨汽车18辆,添置客车21辆,卡车2辆,后调给芜湖路客车3辆,尚有汽车61辆。
民国27年,日军侵入安庆,区内已建成的公路线被破坏。至此,由国民政府经营的公路运输全部中止。民国34年日本投降,安徽省驿运处改为安徽省公路局,第二年又成立了蚌埠、阜阳、六安、安庆、芜湖、屯溪6个车务管理处。当时安庆车务管理处管辖7个站,即安庆总站、东流县大渡口站、桐城站、桐城县枞阳站、舒城站、贵池站、无为县土桥站。
2、民营商车组织抗日战争胜利初期,由于安徽省公路局车辆太少,而运输业务繁忙,从而刺激了安庆私营汽车业的发展。这些商车有些是当时军政官员把公车据为己有,再雇佣驾驶人员开车装客;也有的是集资购买当时接收的敌伪破旧车辆加工拼凑而成。他们运送客货,当面议价,获利较多。这些车辆车况老旧,无篷无座,客货混装,当时安庆城内约有20多辆。
3、国营企业建国后,区内国营运输企业发展迅速,主要实体为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及其汽车队。
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1951年10月安庆地区建立解放后第一个国营汽车站,属皖北汽车运输公司合肥营业所管辖。1952至1957年安庆站改为中心站,属淮南分局管辖。1958年专、市成立“安庆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管辖安庆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枞阳、铜陵、青阳、贵池、东至13个市、县的水陆运输工作。
1962年10月公路运输按自然片区成立江南、淮南、淮北3个汽车运输管理局,安庆市设立安庆总站,属淮南运输局领导。总站管辖安庆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东至、枞阳10个市、县汽车站,4个汽车队,及安庆地区汽车大修厂。1964年10月撤销安庆汽车总站,第一次建立汽车运输分公司。1969年初,公路汽车运输权下放到地方,成立“安庆地区交通支队”,内设汽车运输办公室,各县汽车站与县交通站合并。
1970年底,安庆地区交通支队改为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革命委员会;1981年恢复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1984年5月,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原省汽车运输公司所属地、市公司均下放到地方。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划归安庆行署领导。公司管辖:安庆市、怀宁、望江、宿松、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枞阳、东至、贵池11个市、县车站、57个分站、153个代办站和15个汽车队。至1988年底,公司共有客车453辆,19224个座位;货车314辆,1803个吨位;挂车179辆,808个吨位。
县汽车队区内属地方国营的汽车队有3个。
桐城县汽车队:1972年7月成立。建队初期,仅有4辆江淮牌货运汽车,1973年货运量4190吨,至1985年已拥有各类货运汽车25辆。
太湖县汽车运输公司:1975年投资15万元,建立太湖县汽车队,有江淮140型货车11辆,33个吨位。1984年购进客车2辆,80个座位,增加客运业务。至1986年底,共有客车6辆,255个座位;货车20辆,155.5个吨位;完成客运量30.17万人次,货运量3.458万吨。1987年7月1日,太湖县汽车队更名为太湖县汽车运输公司。
怀宁县汽车队:1971年7月财政投资13.3万元,购江淮牌货运汽车9辆,计27个吨位,为新建皖河大桥运输材料。运输指标由县计委下达,每年向县财政上交利润,亏损由县财政补贴。皖河大桥竣工后,即转向社会。至1987年底,车队拥有各类汽车20辆,其中货车15辆,118个吨位;客车5辆,205个座位;全年完成货运量5.37万吨,客运量31.63万人次。
4、集体企业1973年至80年代初,桐城、望江、怀宁、潜山、太湖等8县搬运公司(站、运输公司),先后开展汽车客、货运输业务。至1987年底,8县共有客车21辆,货车132辆,挂车59辆。
5、个体专业户(联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运输专业户开始产生。最初以小四轮为主,逐步发展到货运汽车,再发展到客车。1985年,桐城县已有个体汽车、拖拉机运输专业户360余户,共有各类型货运汽车241辆,776.7个吨位。怀宁县个体联户到1987年底,有货运汽车500辆,1619个吨位;普通客车12辆,343个座位。1984年枫林乡鹿苑村农民徐义为和丁铁合伙购买1辆24个座位普通客车,以徐义为为首成立怀宁第一家农民公路客运经济联合体。客运路线,先由育儿村至石牌,后改为安庆至合肥,逢人招手停车,不受站点限制,票价与国营客车一样,深受沿线群众欢迎。
二、客运
民国18年(1929年)安徽省建设厅在安庆东门设立汽车站,9月15日安庆至高河段举行通车典礼,有四辆四缸福特牌简易客车投入运行。安高段沿途设:安庆总站、集贤关站、和尚桥站、斋仁铺站、高河埠站。同年12月15日客车运行从高河延伸到潜山县余家井,新增设安庆北站、西路弯站、育儿村站、源潭铺站、余家井站,同时撤销集贤关、和尚桥西站,加上原有的斋仁铺、高河埠、安庆总站,共有8站。民国19年2月,安庆至余家井段配有客货汽车18辆,每日往返安庆、余家井14次,并规定有明确的票价。同年10月,客车延伸至潜山县,由安徽省公路管理处安潜太独立段管辖。不久,公路管理处撤销,独立段直属安徽省建设厅,改称安潜太汽车办事处。民国21年4月13日通车至桐城,7月1日成立安合路车务管理处。民国22年元旦安合路全线通车,沿途设13个车站,即安庆总站、安庆北站、西路弯站、斋仁铺站、高河埠站、新安渡站、桐城站、大关站、南港站、舒城站、桃溪站、上派河站、合肥站(后增范家岗、吕亭、沟儿口3站),每日对开一次。安合路原有汽车23辆,至民国26年增加到61辆。安合、安潜太两条公路的客运收入以高河埠、桐城、潜山、舒城、合肥为多;货运以育儿村、高河埠、桐城、潜山等县的稻米、药材为大宗。
表134民国19年安潜太公路安余段里程票价单位:华里、银圆

表135民国18年安潜太路各站营业收入比较单位:银圆

民国27年(1938年)安庆沦为日本侵略军的占领区,公路运输全部中止。民国34年8月,省公路局接收敌伪汽车37辆,民国36年7月24日安合路恢复通车。安庆解放后,当时只有私营商车20余辆,由军管会协调,组成运输商行,轮流挂牌营业。其经营路线是高河、桐城一带,车辆都比较老旧。1951年安庆成立私营商车联营办事处,推选操震坤为主任。同年10月,国营皖北汽车运输公司合肥营业所在安庆创建了第一个专业长途客运站,运输车辆由合肥调派,基本上是卡车载客,甚至客货混装。其营运路线有两条,即安庆至合肥,安庆至潜山。1952年8月,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成立,统一经营全省汽车运输业务。1956年3月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改称为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安庆设汽车中心站,受淮南分局领导。同年10月1日全省完成对私营汽车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汽车全部纳入国营。至1957年底,桐城、太湖、潜山、怀宁、宿松、望江、枞阳、岳西8县均建立汽车站,境内县县通车。1958年安庆有36辆客车,1105个座位,地区所辖各县都有客运班次,客营运里程597公里。此后,安庆地区客车逐年增长,至1976年底,安庆各车队共有客车155辆,6570个座位,完成客运量869.3万人,客运周转量27332万人公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交通运输出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运输结构。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积极开辟客运班线,加强短途支线和农公班车,增派至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徽州、芜湖、宣城、蚌埠的客运班次,开辟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黄石、南昌、景德镇、波阳等省际客运班线,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至1988年底,公司共有客车453辆,19224个座位,完成客运量2309.3万人,客运周转量105144.4万人公里,客营运里程3100.2公里,客运班次1061个(其中跨省26,跨地区121,跨县294,县内短途575)。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岳西、枞阳7县地方国营车队和搬运公司(站、运输公司),共有客车111辆,完成客运量639.8万人,客运周转量19364万人公里。此外,个体(联户)专业户也有发展,如1987年怀宁县个体户客车达97辆,其中普通车12辆。
三、旅游客运
安庆地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浮山、蓬莱仙洞、大王洞等旅游中枢地,每年4月1日开始至10月底为旅游季节。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安庆汽车站为适应旅游需要,除增开班次外并办理旅游包车业务。贵池县汽车站,每年阴历七月七日在地藏王生日那天,开往九华山车辆就达60多次,日运旅客2000多人。
四、货运
民国时期,安合路车务管理处有汽车61辆投入货运,以育儿村、高河埠、桐城等地稻米,潜山县药材为大宗。
建国初,区内没有固定货运汽车,多为客、货混装。1957年2月26日淮南分局在安庆建立第五汽车队,拥有解放牌汽车35辆,140个吨位。1959年以五队部分车辆和人员为基础成立第二汽车队(货运)。经过不断发展,至1988年底,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所辖各县车站和15个车队中,共有货车314辆,1803个吨位;挂车179辆,808个吨位;完成货运量69.6万吨;周转量7324.5万吨公里。怀宁、桐城、枞阳、潜山、宿松、太湖、望江、岳西8县地方国营的车队和运输公司,共有货车297辆,完成货运量达472.8万吨,货运周转量17130万吨公里。
五、零担运输
1963年5月1日,安庆汽车站首次营运安庆至宿松定线、定期零担货车。1973年4月,又增开安庆至桐城、安庆至石牌和岳西至安庆定期零担货班车线。至80年代,因乡镇企业、个体专业户商品生产迅速发展,零担货运业务大量增加。1987年5月,安庆地区设立零担货运站,改建和新建面积为1400平方米,配备零担货车25辆,142个吨位,挂车9辆,40个吨位。其中高车箱16辆,97个吨位。现已开辟零担班车线37条、营运里程11457公里。省际有安庆直达上海、南京、扬州、景德镇、武汉、广州、深圳、九江、无锡、江都、杭州共11条班线,并通过中转可以到达东北、华北、中南、西南、西北各地(除西藏外)。省内可直达合肥、六安、巢湖、芜湖、蚌埠、屯溪、铜陵等17条班线。安庆地区所辖各县(除枞阳县外),也有固定零担货车线。1988年,共有零担货车28辆,176个吨位;挂车5辆,23个吨位。月发班次351个,年货运量17640吨,货运周转量500万吨公里。
六、联运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单一的公路运输已远远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1983至1985年,安庆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和桐城县联运公司先后创办了联运业务。1983年安庆地区货运站和高河埠、育儿村、源潭铺、潜山、石牌、黄墩、清河、人形河、新安渡等汽车站先后与合肥火车站联合开发公(路)铁(路)联合运输,至1987年共办理公(路)、铁(路)联运零担货物3013吨,共发460个车次,全年营运收入165158.75元。
表136汽车运输公司零担货运输经营情况

80年代,桐城县联运公司首先开展同铁路、水路、航空的横向联系。到1989年底,公司下设13个联运站,两个营业所,固定资产达45万元。现拥有汽车6辆,37.5吨位,库房1250平方米,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货“一条龙”服务的综合运输体系。在办好公、铁货运的基础上,该公司又与合肥火车站、安徽省民航局、安庆港务局联系,于1986年12月1日正式开办代售飞机票业务;1987年10月又扩大到轮船客票的联售业务,与此同时,它主动与桐城县汽车客运部门签订合同,代售汽车客票,发往南、北两个水陆重要城市。另外还办理通信购票,上门服务等项目,方便人民群众。4年来,该公司共承运联运货物24310吨,发售各类客票115490张,联运收入达137万元,上缴国家11万元,实现利税14万元。仅1989年,完成货物中转量6394吨,各类客票58749张,营运收入46.77万元,实现利税3.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