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台站业务与行政管理

第一节 台站业务管理


一、测报管理
1975年前,测报工作由省气象局业务处管理,处内配备台站管理人员、检查员、审核员、仪器检定检修人员等。因地面测报站点多,50年代末期,在地区气象局配备了测报管理人员,负责本地区测报管理。高空、日射观测站点少,仍由省气象局直接管理。1976年,在省气象局业务处内设测报科,配有8人。1978年,成立仪器检定室,配备12人,1984年5月,原由省气象局业务处负责审核的16个国家基本站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报表,交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审核;原由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管理的资料管理工作,交业务处测报科管理。1983年,为加强台站建设,在测报工作中开展“文明二室一场”活动,对值班室、气压室的修饰、建设、改善观测场地都取得一定成效。1984年,测报工作参加全省气象系统开展创“最佳服务”的竞赛,评选出一批最佳观测员、最佳观测组长、最佳仪器维修保管员、最佳报表抄录员等。
省气象局业务处测报科的业务管理范围如下:
(1)负责台站的布局、规划、建设、搬迁等调整工作;
(2)组织和指导台站严格贯彻执行观测规范技术规定和各种规章制定;
(3)在国家气象局统一布局下,确定台站业务范围、观测项目、仪器配备标准;
(4)组织各种气象电报(天气报、补充天气报、台风报、航危报、重要天气报、雨量报、气象旬月报、高空风报,高空压、温、湿、风报等);
(5)进行技术检查,报表审核以及技术指导、仪器检修检定工作;
(6)建立台站业务技术档案;
(7)拟定测报工作计划,组织提高测报质量的活动,进行评比通报、总结,组织经验交流;
(8)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自1977年起,全国气象系统开展创百班无错情活动,截止1985年,安徽省刘长忍获得4次,王万青、王则祥、周静林各获得2次。陈令行、查汝军、黄兆凤、李虎荣、姚乃清、周建群、张绍书、方小尤各获得1次,创19人次250班无错情,获国家气象局授予的“质量优秀观测员”光荣称号。其中,刘长忍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先后有412人获“百班无错情”,得到省气象局表扬与奖励。
二、预报管理
1956年,省气象局设立天气科,组织和指导下属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服务工作。1957年,天气科撤消后,管理工作并入台站科内。1959年4月,恢复天气科。1962年,机构调整,台站科与天气科合并为业务科。1976年,省局业务处为加强地、县预报管理,设立预报、雷达管理科。
70年代前,省气象局对天气预报的管理仅限于推广预报经验,互通天气情报等。1976年后,各台站配备了新的仪器和设备。省气象局采取开办学习班,经验交流会等,使各气象台站尽快利用上述新设备,并推广诸如M OS新的预报方法,以提高预报人员的素质,及预报与服务水准。
三、农业气象管理
1959年,省气象局成立农业气象科。当时,安徽省农业气象工作刚起步,无章可循,为统一规定,农气科先后制定了《农业气象观测制度》、《农作物物候观测暂行规定》、《农田小气候观测方法》、《畜牧业、渔业物候观测方法》等。1962年,机构调整,农业气象管理并入业务科。1963年起,又制定《农业气象试验研究方法》、《农业气象观测方法》、《农业气象旬报规定草案》等技术规定,及农业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等。“文化大革命”初期,机构撤消,人员下放,农业气象工作无人管理。1978年,省气象局恢复农业气象科,根据当时情况,拟定了《农业气象观测方法补充规定》、《农业气象观测记录报表预审、审核工作的暂行规定》、《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暂行规定》及《农业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办法》等。明确全省农业气象工作分省、地两级管理、分级审核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质量的同时,组织部分台站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利用和区划,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工作。
四、通信管理
安徽省气象通信管理工作由省气象局通信处负责,分省、地两级管理。为提高通信业务质量,结合本省情况,省气象局先后制定了《气象通信业务质量检查办法》、《传真机房值班制度》、《传真设备操作规程》等业务管理制度。1985年,开展全省气象通信业务最佳服务竞赛活动,以期进一步提高通信业务质量。
省气象局管理职责范围:
组织与协调各地市局间的通信工作;
组织和指导台站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技术规程和工作制度;
负责制定全省气象通信工作的发展规划;
掌握全省气象通信工作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组织全省各项通信业务工作的竞赛、评比、检查和经验交流;
开办学习班。
地、市气象局在业务科设通信业务管理1至2人。负责对所辖台站的管理。其职责范围:
负责全区各台站通信业务工作的协调;
组织本地区各台站间的通信业务质量竞赛、检查评比;
本区通信设备的维护检修;
负责本地区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
气象通信队伍,50年代,大多数由军队转建。60年代,省气象局自培了一批报务人员。之后,大部分通信人员由省气象学校通信班输送。截止1985年统计,全省专职通信人员154名。
下一篇:第二节 经费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