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第五节 少儿团体

一、儿童团
民国19年(1930年)5月,县内始建童子团(梭标队)。县城内的童子团团长是张绍连。各区、乡都建有童子团。民国27年,全县普遍建立儿童团。县成立儿童团总部,城区设8个分团,农村每保建有1个分团。其主要任务是:查路票、募捐和放哨。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后,黄柏、水吼山区重建儿童团。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若发现敌情即敲棕梆和投放其他警号。这些儿童团员,均由贫农、雇农未成年的子弟组成,在革命处于低潮时大都潜伏下来,成为后来革命活动的主要力量。
二、少年先锋队
建国以后,县内各完小始建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1日起,少儿队均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以学校、街道或村庄为单位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其时,全县有建队学校135所,少先队员3319人。1958年10月1日,设立潜山县少年总队部,并对全县少先队进行大检阅。1959年2月3日至5日,全县首届少先队队员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出席代表148人,列席代表50人。会议选举产生由徐洪珍等25人组成的潜山县少先队总工作委员会,作出《关于今后工作的决议》。
“文革”开始后,少先队组织瘫痪,后由“红小兵”取而代之。1978年,少先队活动得到完全恢复。“红小兵”组织被彻底取消。
部分年份县内少先队情况表
上一篇:第四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