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四章 纺织工业

第四节 针织品生产

1954年10月,公私合营上海振丰棉织厂迁入合肥,改名公私合营合肥针织厂。企业股金151万元,其中公股占63%。主要设备有台车20台、棉毛车16台、拉毛机2台、缝纫机131台等。固定资产原值48万元。职工283名。1955年生产卫生衫裤、棉毛衫裤、汗衫背心105.8万件,年产值241.6万元,利税28.4万元。
1956年底,上海同庆、勤丰2家织袜厂合营后内迁合肥,并为合肥针织厂的织袜车间(1958年织袜设备调出),同时新建5000纱锭棉纺车间。由此,合肥针织厂成为安徽省第一家自纺、自织、自染的全能型针织厂。
1964年后,该厂漂白、染色、烘干、拉轧四大工序全部实现机器作业,并安装“三超喂”预缩机,较好地解决了针织内衣缩水率问题。至1966年,合肥针织厂固定资产原值达590万元,净值为416万元。年产针织衫裤609万件,产值1242万元,利税407万元,比建厂初期的产量、产值、利税分别增长4.8倍、4.1倍、13.3倍。企业于当年更名为安徽针织厂。
1972年,该厂汗衫产品出口外销。至1980年,外销产品金额由最初的6.7万元增至289万元人民币。1980年,该厂试制成功腈纶和腈棉交织针织衫裤并投入生产。翌年又发展针织服装,产品计有3大系列133个品种,其中有12个产品被评为省、部优良产品。1983年,该厂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自行组织销售网络,先后在全国8个省市建立29个销售点,同时扩大出口销售。
1985年底统计:安徽针织厂占地面积9.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8万平方米。有职工2766人,其中,合同制工人562人,工程技术人员39名。拥有细纱机58台2.4万纱锭、经编机19台、纬编机4台、台车84台、棉毛车与罗纹机各86台、染整设备55台、缝纫机417台。动力机械总能力8180千瓦。下辖6个生产车间、1个辅助车间、24个科室及振丰针织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35.7万元,净值1000.3万元。年产棉纱1911吨,腈纶纱539吨,针织衫裤823.11万件。完成工业产值3289万元,实现利税429万元。产品除国内销售外,并出口39个国家和地区。当年出口产品额达358.6万元,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2万元,至1985年建厂31年,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4.88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出口额1965万元人民币。企业为全民所有制,隶属合肥市纺织工业公司领导,是合肥市纺织工业骨干企业之一。
上一篇:第三节 丝绸织品生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