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工原料生产
合肥市于1957年始有基本化工原料生产,生产企业是合肥化工厂。该厂是由1955年12月迁来合肥的原上海中光、中农两化工厂和信托石粉厂合并组建成立。最初主要从事农药加工,1957年始产烧碱等化工产品。时烧碱年产量达7500吨。
1959年,安徽氮肥厂与该厂合并,扩大了企业规模。然1961年后,生产大幅度紧缩,职工由1152人压减到701人。1963年后,生产复渐回升。1973年8月,该厂聚氯乙烯车间建成投产,因此时正值开展“文革”运动,生产甚不景气,企业前后4年亏损,仅1974年就亏损160.42万元。
1977年后,加强内部整顿和技术改造,尤其是在1984年后,先后完成电石、烧碱、聚氯乙烯、尼龙1010、三氯化铁等产品的扩产改造和设备配套改革,并从意大利引进年产5000吨漂粉精生产装置,使企业生产出现新发展。和1977年相比,烧碱年产量增长50%,达3万吨;聚氯乙烯年产量增长3倍,达到1.5万吨。并开发生产溶解乙炔、PVC掺混树脂、癸二酸和玻璃纤维改性尼龙等一批新产品。
1985年底统计,该厂共占地4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有职工34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5人,占职工总人数6%。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38万元,净值3331.5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418台(套)。主要产品有电石、烧碱、保险粉、聚氯乙烯及杀虫双等共13个种类。其中有9种产品获国优、部优和省优质产品称号。电石、聚氯乙烯、保险粉等化工原料出口外销东南亚及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257万元,实现利税100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85万元。企业为全民所有制,是合肥市经济委员会直管的计划单列单位,亦是安徽省以生产氯碱产品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大型生产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