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奶牛品种
合肥奶牛以黑白花奶牛为主。黑白花奶牛原产地荷兰,我国习称“荷兰牛”。因泌乳性能良好,各国曾先后引入繁殖,并培养各自的黑白花品种。中国从国外引入黑白花奶牛,经过长期选育、驯化或与各地黄牛进行三代以上杂交、选育,形成丹麦黑白花奶牛和保健系黑白花奶牛。其良种母牛305天产乳量(下限)在5000~6000公斤,个别良种乳牛曾突破1万公斤,乳脂率为3.4%。
保健系黑白花奶牛
安徽省保健牛奶场1956年冬从日本引进黑白花奶牛40头(母奶牛38头,种公牛2头)。经过近30年的自繁和选种,1984年底由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安徽农学院、西安农科所、江西良种场和中国奶牛协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联合鉴定,认为安徽省保健牛奶场奶牛已具备新品系特征,建议命名为“中国黑白花奶牛保健系”。从而培育出“保健系黑白花奶牛”新品系。通过对其后裔测定,具有体型外貌整齐、乳用型明显、高产稳产的特点,在省内外保健公牛后裔的育种值、比较值都高,证实保健系公牛为优秀种公牛。保健系公牛的继代公牛表现也良好:天津市育种站选留继代公牛中,67%(4/7头)是保健系公牛的后裔,其制定的种子母牛中,55.17%(16/29头)有保健系血统。安徽省保健牛奶场经过良种纯繁,扩大271号公牛后裔的同质,并有目的地引进外血进行异质选配后,1981年,平均牛奶单产提高47.2%。以后数年,牛群产奶量一直持续上升,两次登记为良种的69头,305天泌乳期平均每头产奶5457.78公斤。其中30头的泌乳量被评为特级,39头评为一级。
丹麦黑白花奶牛
市牛奶公司从丹麦购进黑白花奶牛90头,其中公牛2头。1984年10月9日运抵上海检疫场。通过检疫,12月1~11日从沪分批运到合肥,分给保健牛奶场83头,其中公牛2头;蜀山奶牛场7头。该牛是“荷斯坦牛”长期在丹麦繁殖育成,乳用性能良好。饲养在合肥的丹麦黑白花奶牛,体躯较大,呈乳用型,胸宽深,乳房发育良好,骨骼结实,臀部宽、平,符合该品种特征。其繁殖、泌乳、耐粗饲、抗热、抗病等性能,均能适应合肥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