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合肥市境内河流,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分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和滁河;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东淝河、阎涧河、沛河和池河。
由于古地质构造形成的江淮分水岭地貌格局,这些河流均发源于江淮分水岭脊线两侧高岗地带,为山丘雨源型河流,倾斜度大,河流坡降陡,流经地为岗丘、平缓坡地、低洼平畈3种地貌。降大雨时上游汇水迅速,奔腾而下,下游平缓低洼地带渲泄不及,洼地即潴水成灾。建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变水患为水利,市、县(区)、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对这些主要河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经过治理的河流,洪涝为害程度大有降低,开发利用水资源兴利建设,卓有成效。
对于这些河流的治理,总体来说,都还属于初步治理。防洪标准还较低,稍遇较大降雨就会遭受灾害。此外全市境内尚有40多条河流未曾治理。这些河流,有的经常泛滥成灾;有的水来漫出河床,水去河干滴水不存;有的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几乎淤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