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合肥市肥东、肥西、郊区沿巢湖岸和南淝河、店埠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十五里河等河流下游两岸,共有圩田和洼地面积38.55万亩,其中已治理22.91万亩。建国前,圩小零乱,堤防低矮单薄,排涝和抗洪能力低,稍遇洪水,非溃即涝,十年九灾,农业生产无保障。建国后,1954年圩区遭到洪水猛袭,圩堤几乎全破,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防御洪涝灾害,市属两县一郊(区)狠抓了圩区建设,现已形成万亩以上的联圩8个,其中肥东1个,肥西6个,郊区1个。整治圩堤245公里,主要堤段普遍进行了加高培厚和块石护坡。圩内进行了排灌结合的综合治理,完善了排灌系统,增设必要的涵闸和建筑物,大大增强了圩区防洪排涝能力。现万亩以上的大圩,基本上都能抗御20年一遇洪水,一般中小圩也都相应地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亩产200公斤增至60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