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共青团安徽省第六次至第十次代表大会
一、共青团安徽省第六次代表大会1979年5月4日至9日,共青团安徽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合肥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107人。团省委副书记汪庆致开幕词,省总工会、省妇联、省贫协、省军区、省知青办、省科协向大会祝贺。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团省委书记杨永良作题为《全省团员青年团结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大会指导思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遵循中共十一大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总结全省五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讨论和制订新的历史时期安徽省团的工作任务,动员和组织全省团员青年为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和团的十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而奋斗。大会议程:1、讨论并通过共青团安徽省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2、交流团的工作经验。3、选举产生共青团安徽省第六届委员会。大会选举产生六届委员会委员103名,候补委员18名。六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5名,六次团代会后至七次团代会前,调任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二、共青团安徽省第七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2年10月18日在合肥召开。大会代表805名。
大会议程:1、审议共青团安徽省第六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确定今后5年全省团的工作任务;2、选举安徽省出席共青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78名;3、选举产生共青团安徽省第七届委员会。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出席了大会。省委书记严佑民和省委常委史钧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委领导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粉碎“四人帮”后全省团员青年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取得的成绩,宣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希望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艰苦奋斗,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汪庆致开幕词,刘奇葆致闭幕词,王厚宏在大会上作了《带领全省青年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报告从4个方面总结了过去3年团的工作:1、各级团组织大力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了新长征突击手活动;3、坚持不懈地抓团的自身建设,使团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4、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报告总结了团的工作经验:只有坚决贯彻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共青团工作才能拨乱反正,跟着党在伟大的历史转变中前进;只有深刻理解团的性质,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时刻不忘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同时又注意研究当代青年特点,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活动,团结和带领他们前进,团组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和吸引力;只有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从提高经济效益和培养锻炼人才出发,广泛深入地开展新长征突击活动,才能使团组织成为带领青年大干四化的英勇突击队;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断学习新事物,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团的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打开新局面;只有牢固树立团要管团的思想,切实搞好团的自身建设,带好团的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只有充分认识青年工作是党的事业,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从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搞好同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青年工作。
为了努力开创安徽省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报告提出了5项基本任务:1、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带领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2、深入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带领青年做振兴国民经济的英勇突击队;3、抓好团的自身建设,把团组织建设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4、代表青年、关心青年,努力把各级团组织办成青年之家;5、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做好全团带队工作。
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安徽省第七届委员会。大会选举产生七届委员会委员101名,候补委员14名,常委10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七次团代会后至八次团代会前调任书记1名,副书记4名。
三、共青团安徽省第八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9月2日至5日在合肥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607名。他们代表着全省各条战线上的251万名团员。其中,团的专职干部391名,占代表总数的64.4%;各条战线上的先进模范人物、先进集体代表204名,占代表总数的36.6%。
中共安徽省委对这次大会非常重视,出席大会开幕式的省委、省顾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军区和合肥市的领导有李贵鲜、王光宇、徐乐义、傅锡寿、杨永良、刘广才、牛小梅、赵保星、崔剑晓、邵明、孟亦奇、傅翠和、马文翠、江孝鸿。还有省总工会、省妇联、省科协、省文联、省侨联、省台联、省青联、省学联等群众团体和解放军炮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省武警总队等其他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还有曾经为共青团工作付出心血的老前辈,以及“团七大”以来历届的团省委主要负责人。大会由李宏塔致开幕词,省总工会、省军区、省青联、省妇联致祝词,省委副书记傅锡寿代表省委作了重要讲话。大会审议并通过了郑牧民代表共青团安徽省第七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英勇奋斗、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
省委副书记傅锡寿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全省共青团工作,分析了安徽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在“振兴中华、建设安徽”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大会审议通过了郑牧民代表七届团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七届团省委工作的主要成绩:第一,各级团组织坚持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注重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培养“四有”新人。第二,各级团组织紧密围绕“四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广大青年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建功成才。第三,各级团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做好新时期团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报告总结了五年来我省团的工作基本经验:改革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强大动力,改革也为团的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团的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主动适应改革,积极促进改革,及时地转变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调整团的活动内容,积极探索自身改革之路,使自己永远处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青年前进。在带领广大青年投身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同时,共青团必须注意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在实践中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在考虑工作、设计活动时,团组织必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青年,树立长期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帮助基层形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照顾青年特点,代表青年利益,使团的工作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率和效益。报告提出了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第一,围绕党的工作重心,以建功立业为目标,带领全省青年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发挥先锋突击作用。第二,从改革开放搞活的现实出发,以提高广大青年的整体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三,把握时代特征,以增强团的内在活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和进行团的工作改革。
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95名,候补委员8名;同时选出省出席全国第十二次团代会代表75名。八届团省委举行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第八届团省委常委、书记、副书记。
四、共青团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92年9月27日至29日在合肥召开。
出席第九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有507名,代表着全省250万共青团员。代表中间,有为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和先进集体的代表,有为团的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团干部、团员和少先队辅导员;还有为巩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其他方面的代表。
大会议程:1、审议和通过共青团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2、选举共青团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
省党政军领导卢荣景、王光宇、史钧杰、孟富林、刘广才、邵明、陈光琳、刘正宗等和合肥市及省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郑宏杰致开幕词。少先队员向大会献辞,工作人员宣读团中央贺信,省总工会副主席杨文友代表省群众团体向大会致贺词。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代表省委向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徐立全代表第八届团省委,向大会作了《团结带领全省青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锻炼成才》的工作报告。
卢荣景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省第八次团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安徽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取得的成绩,热情勉励全省团员青年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
大会审议通过了徐立全代表八届团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成绩;1、全省团的思想教育生动活泼,成效显著。2、全省团组织带领青年艰苦奋斗,诚实劳动,为安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全省团组织不断拓宽工作领域,积极开展团属企事业,青少年核心组织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4、全省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1、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团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把带领青年建功立业与培养青年健康成长有机结合起来。3、从实际出发,勇于创造,使团的工作符合青年特点。4、壮大实力,巩固核心,扩大外围,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报告确定了今后5年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总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团结带领全省青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锻炼成才;稳步推进自身改革,继续加强基层建设,努力把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政治核心。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57名委员和2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共青团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由11名常务委员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并选出书记、副书记。
五、共青团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
共青团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97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合肥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5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九次团代会以来全省团的工作,明确今后5年全省团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选举产生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进一步动员全省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为实现安徽跨世纪赶超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省党政军领导卢荣景、孟富林、王太华、陈光琳、沈善文、杜诚、季家宏、乔传秀、龙念等出席了开幕式。团省委副书记高登榜致开幕词。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松鹤代表团中央作了重要讲话。省妇联主席高福明代表省总工会等群众团体致贺词。省委书记卢荣景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王太华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团省委书记童怀伟受共青团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为实现安徽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省委领导的讲话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过去5年全省团的工作。要求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做伟大时代创业者,在实现安徽跨世纪赶超目标中建功立业。做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排头兵,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做建设精神文明的突击队,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中多做贡献。
大会审议通过了童怀伟代表九届团省委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成绩:1、过去的5年,是全省团组织带领青年沿着正确道路健康成长的5年。2、过去的5年,是全省团组织带领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拼搏奉献的5年。3、过去的5年,是全省团组织带领青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创新风的5年。4、过去的5年,是团的建设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5年。报告提炼了过去5年工作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1、必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开展工作。2、必顺坚持服务青年,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必顺坚持团的工作社会化,努力增强团的实力和后劲,4、必顺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团的工作。5、必顺坚持解放思想,用改革的精神和办法推进团的事业。报告提出了跨世纪安徽青年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勇于创造,努力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成长为跨世纪一代“四有”新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拼捕进取,无私奉献,为实践安徽跨世纪目标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报告提出今后5年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总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中共十一大精神为指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深化实施跨世纪青年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团的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实现安徽跨世纪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届委员会由60名委员、25名候补委员组成。共青团安徽省十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了13名常委,选举产生了书记、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