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幼儿园、学校

第三节 中学

合肥第一中学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合肥李经方就庐阳书院旧址(今九中址)创办庐州中学堂。该学堂于光绪三十年(1904)春开学,李自任监督。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名庐州府官立中学堂。民国元年改名为庐州中学校。民国2年秋一度停办。民国3年收归省有,改为省立第三中学校,旋改称第二中学校。民国17年春,与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一起改组为省立第六中学。民国23年改为省立庐州中学和省立庐州师范学校。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师生转移抗战后方办学。抗战胜利后,省立六中部分师生奉令迁至合肥,在小南门组成合肥中学。民国35年6月迁至小书院,与原合肥中学合并,改为安徽省立合肥中学。民国37年8月奉令改为安徽省立合肥高级中学。合肥解放后,1949年2月改为合肥市立第一中学。1950年11月改为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重新设置初中后,始定名为合肥第一中学。1955年,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56年迁至长江路光明巷。1978年5月重新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
合肥一中是合肥创办最早的一所中学,从创办时起就以办学成绩优良著称全省,民国3年至合肥解放前夕,一直为省立中学,是合肥的最高学府。但学校规模最大时仅有教学班12个,学生695人,教职员44人。1949年2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时,除20多位业务基础厚实的教师外,图书、仪器设备几乎一无所有。
“文化大革命”前,一中是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省属重点中学,多次进行过教育教学改革试验,颇有成绩。学校的规模一般为24个班级,最大时达28个班级。师资水平、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等办学条件均较为优越,学校食宿生多达800余人。建国后的17年,学校共为高等学校输送3500名学生,为社会直接输送近500名劳动后备力量。经过“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学校下迁淮北,校舍被占用,教师队伍被拆散,公物被毁坏,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丧失殆尽。
1976年之后学校恢复较快。1985年全校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33人,其中,初中375人,高中858人;教职工215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学历均在大专以上。
学校占地面积65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8647平方米,大操场占地12000平方米。新建的科学馆面积2618平方米,有8个实验室(物理3个、化学3个、生物2个)、8个备课室、1个仪器保管室。馆内有33台电子计算机、56座语音设备。有物理仪器461种,4055件;化学仪器136种,8356件;数学仪器31种,476件;地理仪器19种,53件;外语仪器41种,251件;其他30种,147件。有各种书籍近4万册,报纸70种,杂志280种。有藏书室6间,阅览室5间。
一中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设有教育研究室,开展教育规律的研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1984年,学校将微机教学列为高一的正式课程。进行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5种学科的教学改革试验。1985年毕业生升学率,初中达100%,高中达98.5%。
合肥市第二中学
合肥二中1952年创建时,校址选在城郊韩家洼。1958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接管二中,改名为安徽省科学技术学校,为省属重点中学。市教育局在屯溪路小学后面另建二中,继续办学。1959年5月4日,科技学校召开了成立大会。1963年上半年,科技学校与合肥师范学院附中、省教育学院附中合并组成合肥师范学院实验中学。实验中学在省教育厅和合肥师范学院双重领导下成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为省属重点中学。1969年元月,实验中学下迁,新二中迁至实验中学原校址(曙光路23号)办学。
合肥二中,1952年筹建时由合肥一中代招了4个初中班,1953年由合肥三中代招了2个高中班,1954年新建的三层教学大楼启用时已有4个年级,14班学生。此后,不断发展,1959年,全校已有24个班级,1000多名学生,是一所以理科为主的完全中学。办学指导思想是:为高一级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工农业生产培养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后备力量。学校重视实验课和生产劳动教育,有工厂、农场各1个,配有专人管理。教学设备齐全,理、化、生物实验能同时满足2~3个班学生分组实验;图书室藏书近5万册。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初中面向全市招生。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不经考试,由科学分院推荐,直接输送到高校或研究单位代培学习。为了办好科技学校,新建5层教学大楼1幢。改为实验中学后,全校有18个高中班,12个初中班,学生1500余名,教职工150多人。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了一所校风正、学习空气好、升学率高,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校。
经过“文革”的破坏,学校除尚存缺门少窗的教学大楼和宿舍外,教师队伍、课桌课椅、图书仪器等均毁坏一空。粉碎“四人帮”之后,该校恢复较快,为合肥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1985年,全校有班级44个,其中初中18个,高中26个;在校学生共2134人;教职工187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校园占地面积160亩,校舍面积13771平方米,拥有2幢教学楼,1座礼堂。图书室藏书33690册,订有各种报刊杂志119种;图书室内没教师资料室、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教学仪器设备初具规模,共有物理仪器130种,7786件;化学仪器28种,1532件;生物仪器47种,223件;电教设备9类,71件。
二中电化教学起步较早,成绩显著。校电教馆设有语音室、白昼电影放映室、闭路电视室等。市教育局曾先后多次在该校召开电化教学现场会。从1981年开始,以初一(1)作试点班,重点进行语文、数学、体育三科的教改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1973~1984年,二中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共获得8次冠军称号,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体育新生40余人。
合肥市第三中学
民国9年,刘君尧借县学(今省政府所在地)创办私立庐阳正谊中学。民国17年迁至北门义仓巷(今宿州路244号)。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合肥后,学校停办。民国35年恢复办学。1950年3月命名为合肥市立第三中学,11月奉令改为皖北区合肥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改为安徽省合肥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10月改称合肥市第三中学。1969年1月下迁临泉,合肥金笔厂在原校址办“五·七”中学,1971年恢复原名。
抗日战争前,正谊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学制三年,规模较小。民国19年全校教职员23人,学生205人。民国23年,全校教职员20人,学生244人。民国37年底,全校学生约300人。解放后学校发展很快,1956年以前,先后修建了大操场、大礼堂、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和办公楼,发展成为最多时有19个班级的初级中学。195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生,逐渐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的完全中学。1959年,全校有学生1640人,图书14000多册,理化仪器及生物标本500多件。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达93%,初中考高中录取率达96%。从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前半期,合肥三中是合肥市较有影响的学校之一。“文革”期间,该校遭受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肥三中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该校体育活动成绩显著,1982年参加省第二届田径传统项目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文明先进队”称号。几年来在市级各项体育比赛中,曾多次获奖。
1985年,全校有班级25个,其中,初中班12个,高中班13个,在校学生1380人,其中,初中662人,高中718人;教职工135人,其中专任教师95人。
合肥市第四中学
民国32年,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创立。民国34年12月奉令迁至合肥孔庙(今安庆路252号),改名为安徽省立合肥女子中学。
民国35年2月,共有7个班(含高、初中及简师班),在校学生335人。同年下半年共有9个班,其中有初一义务班1班。民国37年上半年,全校计有8个班,在校学生399人,教职员34人,其中教员18人。解放后与县立女中合并,定名为合肥市立女子中学。1949年秋,改称合肥市立第二中学。原高中部归并合肥一中,只办初中,男女兼收(1956年秋,又增设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50年改名为皖北区合肥第二初级中学。1952年改名为安徽省合肥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10月,称合肥市第四中学。1969年元月,下迁利辛县,皖安机械厂在原校址办朝阳中学,直至1971年才恢复原校名。1952年以后,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扩大了校园面积(1952年曾征用土地向东、西两面扩展),先后修建了大礼堂、二层办公楼、二层教学楼、二层女生宿舍楼、图书馆及阅览室等校舍,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充实。1956年,该校举办全市性的语文观摩教学活动,讲授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取得了良好效果。重视体育锻炼,田径队在市运动会上多次获得奖励,1958年,获安徽省体育红旗学校称号,全校体育达标率为86%。“文革”前几年的高考升学率,和合肥一中相差无几,是市内较有影响的学校之一。“文革”中,学校遭受严重破坏。
1976年以来该校由恢复走向振兴。恢复高考后的前两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较高。1982年和1983年两届高中毕业生回读班办得卓有成效,1983届理科回读班70人全部录取高一级学校,文科班60多人也录取了90%以上。
1982年,该校定为市内学校教育改革试点单位,提出了“立志改革,振兴四中”的奋斗目标,并拟定了一系列改革规划和规章制度。
1985年,全校有班级24个,学生1390人,其中,初中688人,高中702人;教职工有124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学校占地49亩,校舍面积6520平方米。拥有860个座位的大礼堂1座,教学楼2幢,行政办公楼和教研室楼各1幢,周长3200米的大操场1个,科学馆和阶梯教室楼各1座。图书室藏书24500册,订有报刊杂志151种。科学馆有物理仪器41种,602件;化学仪器52种,405件;生物仪器2种,30件(不含生物标本及挂图)。
合肥市第五中学
1952年,在今安徽橡胶轮胎厂附近创办合肥市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改称合肥市第五中学。1958年经上级决定将校舍让给安徽省合肥化工学校,五中迁至新校址(今合肥十一中)办学。1966年又迁回原校址(合肥化工学校已迁往外地)。1969年1月下迁长丰县,校址被其他单位占用,乃另选用蚌埠路252号组织新五中,并一度命名为“大庆中学”,由合肥电机厂接管。
建校初期,全校有班级10个左右,教职员30余人。1958年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文化大革命”前几年始终保持30个班的规模,其中,初中班12个,高中班18个。
1980年,高中开始实行文、理科分班授课,并招收了2个电子专业班学生。这一时期,加强了初一师资力量,狠抓初中教学,收到了显著效果。1983年市教育局在五中召开了第四次初中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多年来坚持纪律、两操、卫生三项评比活动,使校风、校纪、校容有了明显变化。
1985年,全校共有教学班28个,学生1548人,其中,初中557人,高中991人;教职工156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学校占地43亩,校舍面积7229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2733册,订有报纸56种、刊物217种。仪器室共有物理仪器150种,1150件;化学仪器50种,1500件;生物仪器15种,100件;其他学科教具20件;电教设备有6mm电影放映机1台、微电脑2台。
合肥第六中学
1954年,合肥市第四初级中学创立,以刘家祠堂为临时校址(今淮河路西段市委宿舍西大门内)。招收初一学生9个班,约500人。学生来源,除本市外还有寿县、肥西、肥东、巢县等地。1955年秋季正式以向阳路234号为校址。1956年改名为合肥市第六中学。全校发展到27个班级。1958年秋开始增设高中。1960年改为合肥市科技学校,属省、市科委领导。1961年恢复合肥六中原名。1969年下迁长丰县。同时在原校址办向阳中学。1971年又恢复六中原名。经过“文化大革命”,学校遭到严重破坏,2万册图书和价值10万元的仪器,荡然无存。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恢复与发展,已经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校风良好的完全中学。1980年10月,六中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为了贯彻教育方针,1983年以来在调整健全学校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修订和制订了《教师为人师表公约》、《课堂常规》、《领导关于加强自身革命化的六条规定》、《六中学生文明礼貌公约》、《六中岗位职责讨论稿》等(已汇集为《合肥六中规章制度》)。在“五、四、三”活动中,把突出思想教育、建立优良校风作为重点,几年来初步形成了“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新校风。教学上在抓日常工作,加强管理的基础上,认真抓了教改工作。除协助市教育局抓好理、化、生三科教改试点外,还注意抓面上的教改工作;有的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的立足于课堂解决问题,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有的注意启发学生思维,采取精讲多练的教法;有的强调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实验技能过关考查;有的调查学生学习兴趣,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读、议、练”教学活动;有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毕业班工作上,高、初中教学注意抓分类指导,课内面向大多数,课后分科抓两头,在1985年全省高中毕业会考中,全部合格。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坚持开设劳动技术课,组织了13个课外兴趣小组;数学、历史、地理、政治、外语举办了课外讲座或报告会;数、理、化三科在普通年级都分别举行了竞赛活动。在体育卫生工作中,开展了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1984年,普通班体育锻炼达标率为68.45%。
1985年,全校有班级26个,学生1353人,其中:初中711人,高中642人;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校园占地54亩,校舍面积8553平方米。图书室藏书44504册,常年订阅杂志215种,报纸18种。教学仪器有物理仪器454种,3303件;化学仪器80种,5480件;生物仪器20种,410件;电教设备8类,27件。当年,初中毕业生186人,升学183人;高中毕业生179人,升学123人。全校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为68%。
合肥市第七中学
1955年,合肥市第五初级中学开始筹建,位于合肥芜湖路安徽省图书馆西侧,1956年秋季正式开学,有初中班15个,其中,新招初一学生9班,由外校调入初二学生4班、初三学生2班;全校教职工56人。10月,改称合肥市第七中学。从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该校是一所保持18个班规模的初级中学。1970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为一所具有22个班的完全中学。
“文革”中,合肥七中遭受严重破坏。教师受迫害;3万多册图书和3间房的生、理、化仪器被焚毁或散失。
1976年之后,学校恢复发展较快。1985年,全校有班级28个,学生1647人,其中,初中741人,高中906人。学校占地面积22亩,校舍面积8298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7457册,报刊杂志225种。教学仪器和设备有物理仪器205种,789件;化学仪器35种,1525件;生物仪器21种,380件;其他学科教具共有674件。
七中自建校以来,已经培养初中毕业生145个班,约计8000人,高中毕业生69个班,约4000人。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约400人。1977~1981年,高考成绩较好,不少人考入科大、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全国第一流的名牌大学。1979年有1个班,42名男生中有26人,30名女生中有7人考取了大学本科。1982年,初中升学率达92%。
1958年以来,七中为省以上专业运动队输送过人才的项目有:篮球、围棋、排球、足球、游泳、手球、射击、柔道等。近几年在省、市举办的体育比赛中先后获得名次的项目有:1980年获市中学生射击比赛团体第三名;1982年获市初中足球赛第二名;1984年获省中学生射击比赛女子汽枪慢射第一名、中学生游泳比赛团体第四名、市眼保操比赛团体第二名和第六名。
此外,七中曾获得“科技活动先进学校”称号。1983年在市教育局举办的自制教具展览会上获集体一等奖,团体总分第一。1978年在全省中学数学竞赛中获个人第一名。1979年参加省、市物理、化学竞赛,获得名次之多,居全市中学之首。其中高中物理竞赛获得第一名。
合肥市第八中学
1956年,合肥市第六初级中学创立,系半日制高小毕业生补习班,租借房子上课。迁入万慈小学旧址后招收6个班级,300多名学生。1956年10月改为合肥市第八中学。1957年,新盖二层教学大楼1幢18个教室,填平卍字会的水塘扩大为操场。“文革”前,全校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70多人,是一所颇具规模、在全市较有影响的初级中学。“文革”期间,由于未曾下迁,原有教学力量基本保持稳定,校舍保存较好,课桌椅等教学设备基本齐全。1972年,招收了第一届高中学生,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完全中学,先后盖起三层办公大楼和教学大楼(有12个教室)各1幢,同时扩建了教师宿舍,组建了一支业务基础雄厚、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1985年高中毕业生232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107人,升学率为46%。初中的升学率,1983年仅次于一中,1985年有毕业生137人,升学89人,升学率为54%。八中在全省和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成绩较为显著。1978年,获全省数学竞赛奖者8人,约占全部获奖人数的1/4,并获全国数学竞赛的二等奖。1979年获全省外语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1982年和1983年均获全省和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高二学生的数学论文被省数学研究会评为一等奖。
1985年,全校有班级23个,学生1441人,其中,初中396人,高中1045人;教职工151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学校占地面积18.8亩,校舍面积6788平方米。图书室藏书40780册,订有报刊杂志366份。各科教学仪器有物理仪器51种,783件;化学仪器43种,1815件;生物仪器45种,181件;其他学科教具56件。电教设备有单录机28台,电影放映机1台,彩电1台,扩音机3台。
合肥市第九中学
合肥九中位于合肥长江路23号(原合肥一中校址),1957年创建。有初中班8个,教职工20余人,教学仪器和部分课桌椅系由荣军学校接收而来,规模较小,设备简陋。1958年创办了制线和小型机械等校办工厂,后又在南郊蔡岗办了农场。1966年春,已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初级中学。1969年下迁阜南农村,合肥印刷厂(今省新华印刷厂)工宣队在九中原址新建“合肥印刷厂东方红中学”,1971年恢复原名。
“文化大革命”中该校遭受严重破坏,仅图书即损失38000多册。1972年,九中作为全市教育革命试点,以20多万元的代价,在肥西烟墩地区创办农村分校,令师生轮流前往劳动,并多次令师生从市内收集肥料,步行数十里送往分校,以致发生了一男生在用平车向分校送肥回城途中遭车祸身亡的不幸事件。
1976年后,该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日益提高。1981~1984年,九中开办了语文、数学教改实验班,语文实验班学生有18人先后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文章,有的学生多次在华东六省及本省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数学实验班学生获1984年全国初中数学邀请赛第一名。非实验班学生在各学科比赛中也取得了不少好成绩。如1983年在全国中学生数学比赛合肥市选拔考试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四等奖5人。在合肥市首次“中学生学历史爱祖国”竞赛中,获奖者5人,其中1人获一等奖。1979年,全市中学生化学竞赛,有12名学生获奖,九中就占7名。
1985年全校有班级28个(内有二年制高中自费班3个),学生1362人(内有自费生126人),其中,初中568人,高中794人;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校园占地66.5亩,校舍面积8907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0000册,订有报刊、杂志130种。教学仪器和设备有物理仪器215种,795件;化学仪器75种,365件;生物仪器61种,238件;其他学科教具50件;电教设备15种,60件。
合肥市第十中学
合肥十中位于和平路16号,创办于1957年。校舍有4座平房,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设备简陋,条件很差。全校有初中一年级4个班,学生200余人。1960年,具有26个教室的三层教学大楼落成,到1966年已发展成为一所有20个班级、1000多名学生的规模较大的中学。学校管理严格,形成了一套师生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60年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以上,居全市第二位;1963~1965年,三届高考录取率均居全市前列。
“文化大革命”中该校是幸免下迁的一所学校。1976年之后,学校恢复发展较快。多年来大力抓校风校纪建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1年,高考升学率达50%;初中升学率达95%,市教育局曾在该校召开了第一次初中教育现场会。在课外科技活动方面,生物教研组组织的兴趣小组,自采、自制了多种植物和小昆虫标本,举办两期“秋花、秋叶、小昆虫展览”,受到团中央嘉奖。在全国及省、市举行的各科竞赛中,累计有70多人获得名次,其中有1981年市初中物理竞赛第二名,1985年全国第八届数学竞赛一等奖。体育活动方面,该校重视传统项目田径训练,校田径队多次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名次,1984年获高中男子团体第一名,1985年获得第二名。
1985年,全校有班级30个,学生1660人,其中,初中681人,高中979人;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内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2人)。学校占地46亩,校舍面积11194平方米。1977~1984年新建了五层教学大楼,三层办公楼和实验楼、四层宿舍楼各1幢,总面积6400平方米。有物理仪器2430件,价值37500元;化学仪器97件,价值2160元;生物仪器588件,价值7572元;数学仪器800件,价值2600元;地理仪器45件,价值690元;电教设备280件,价值2443元。电教设备有电视机5台,电子摄像机1套,电子稳压器1台,电子复印机1台,收录机15台,幻灯机15台,微机18台。图书室藏书15000册,报刊杂志223种,设有教师专用的资料室2间。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
1958年,合肥五中将校址让与新成立的安徽省合肥化工学校,在凤阳路北首、老飞机场西南面另辟新址建校。1965年化工学校迁往蚌埠,1966年7月五中迂回1952年建校时的原址,所遗凤阳路北首校舍改办合肥市第二十中学。招收初一新生6班,高一新生4班,并接收五中初二学生8班,全校共有18个班级。教职工队伍由新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部队转业干部、上海支援内地人员、化工学校和其他兄弟学校调来部分教师组成。1969年初,二十中下迁长丰后,合肥车辆厂工宣队进驻原校办学,定名为“合肥车辆厂延安中学”。驻校工宣队召集原二十中学生近600人,编12个排,开学上课。当时学校无一名教师,课程全部由工宣队员担任。学校仅剩两座半楼房(东办公楼只盖一层)、48间平房、24间草房和一座草礼堂,其他资产荡然无存。1970年2月,招收初一新生15个排,调进教师30名。1971年,市教育局正式命名为合肥市第十一中学。1972年,增设高中3个排,配齐学校各部门干部,教职工总数达110人。1983年教育局正式确定该校为六年制完全中学,规模为24个班。加盖了东办公楼第二层。先后建立了医务室、幼儿园、资料室、仪器室,整修了运动场,修建了实验室、阅览室、电教室、白昼放映室,购置了理化实验仪器和电教器材。
为了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1978年办起了育红化工厂,生产亚硫酸钠。1979年又增加照相药粉等产品。校办厂拥有7个车间,49名职工,35万元固定资产。1984年产值达百万元。1980~1984年,工厂给学校拨款共16万元,有力支援了学校建设和教学工作,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1985年,全校有班级20个,学生1094人,其中,初中707人,高中387人;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学校占地80亩,校舍面积7738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5011册,报刊杂志249种。有物理仪器226种,1100件;化学仪器80种,300件;生物仪器36种,70件;其他学科教具50件。电教设备计有硬件8种,28件;软件3种,213件。学校先后获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1人次;获省单科竞赛二等奖4人次;市单科竞赛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9人次;获市初中物理竞赛集体二等奖。在省、市音乐、航模、体操、“五讲四美”竞赛评比活动中,曾6次获团体第一或第二名。1983年,学校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合肥市第十三中学
1965年,合肥市第二工读初级中学创立。座落在东门七里站一侧,合浦公路的北面。校舍为原合肥油脂化工厂。设2个教学班,学生100人。学生在校食宿,课程与普通中学基本相同,另开有专业课。第二年学校在动乱之中被迫停课。1969年1月下迁至临泉县,校舍由郊区十一中代管。同年底原校由合肥毛市厂接管,改名为合肥毛巾厂长征中学。1971年收归市管,改名为合肥市第十三中学。1974年开始增设高中2个班。1983年,高中停止招生。
1985年全校共有班级16个,学生787人,教职工87人(专任教师49人)。学校占地15亩,校舍建筑面积4873平方米。有教学大楼和职工宿舍楼各1幢。
该校校办工厂自1974年创办以来,年产值逐年增长,办厂的成绩较为突出。1974年开始办厂时生产螺丝兼修电机,年产值2万元。1975年改办电线厂,当年产值5万元。以后产值逐年翻番,1983年产值高达103万元。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1962年,东市民办中学创立,有教师4人,学生2个班,100余人,校址在东市区三里街众兴巷(现学校对门)。1963年夏,学校迁至东市区三里街民中巷(现学校校办工厂区)。有5个班(4个初中班,1个小学升学补习班),学生250多人。1960年改校名为合肥市东市民办工读中学。1969年下半年,改为公办学校,更名为合肥市红卫中学,规模为10个班。不久,安徽橡胶轮胎厂工宣队进驻学校,又改称“安徽橡胶轮胎厂红卫中学”。1971年改为合肥市第十四中学。1973年春,具有24个教室的三层单面教学楼建成后,班级增加到20个,教职工上百名。1980年试办职业班。1981年,随着合肥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发展,率先改为职业中学,招收2个轻工模具班。
该校在民办时期,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毕业后能考普通高中和各类技工学校。为了解决劳动基地问题,学校组织了基建安装队、土木承包队,相继办起了硫酸厂、树脂水厂和胶丸厂。1965年,工厂的年总产值50多万元,产品畅销省内外。勤工俭学活动促进了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65年首届初中毕业生,98%考取普通高中和技工学校,小学补习班学生全部考取初中。1966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视察了该校,对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在省、市举办的中学生各项比赛活动中,航模比赛成绩显著。1980年获合肥市中学生团体第五名,二级牵引个人第一名;1982年获团体第二名,线操纵特技飞行个人第一名;1983年获团体第一名,二级牵引单项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和第二名,二级橡筋单项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二名和第三名,国际级牵引个人第一名和第三名。
在科技作品评比中,1977年该校化学组制作的“百花园”获合肥市二等奖和安徽省三等奖;物理组制作的“卧式风力发动机”获市一等奖和省二等奖。
1984年经省批准,十四中改为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1985年全校共有班级13个,内有4个普通班;共有学生601人,内有普通班学生204人;教职工共有70人,内有专任教师27人。职业班设置的专业有电机机制、炼铝机制、机械制造、塑料工艺、电子计算机等。学校占地43亩,校舍面积4564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3000册,报刊杂志219种。教学仪器有物理仪器30种,80件;化学仪器20种,300件;生物仪器5种,6件;其他教具共90件。
该校有橡胶杂品厂一个,系1973年创办,现有固定资产20余万元,30多名工人,年产值近33万元。合肥市第十五职业中学
1957年,东市区3所私立补习班合并,为东市区第一民办小学附属初中班,采取民办公助的办学形式,校址在阜阳路61号。1958年4月改名为东市民办中学,同年又更名为东市民办职业学校。1960年春,市区区划调整后,改属北市区管辖,并迁入向阳路一巷新校舍,教学安排理论联系实际,一周在校学文化,一周到工厂劳动。三年毕业后,则按合同规定,根据需要分配到工厂就业。学校为了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工厂勤工俭学,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其余收入作为学校办学基金。1961年市内民办学校停办,北市民办职业中学改为中市区五金工厂,校长担任厂长,部分教职工和学生改为行政管理人员和工人。1962年,北市民办职业中学恢复,并分别改为中市区逍遥津民办中学和中市区阜阳路民办中学。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逍遥津和阜阳路两校分别改为东风民办中学和红旗民办中学。1969年,两校合成一校后停办。1970年,中市区东风民办中学恢复,由市教育局接管,更名为市粮食机械厂东风中学。1971年春正式更名为合肥市第十五中学。1973年春迁入胜利路40号,旧校址改为校办工厂和教工宿舍。
1981年该校开始试办高中职业班(花卉专业1班)。1982年,高中普通班停止招生,只招收高中职业班学生,并开始设置自费职业中专班。1983年春经市批准职业班改为合肥市第十五职业中学,初中部不变。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初中部为合肥市第十五中学,原高中部为合肥市第十五职业中学,初中普通班与高中职业班并存。
学校成立了“合肥市第十五职业中学校董会”,由有关部门和学校人员组成,负责解决职业班的教师、教学设备和实习场地等问题。1983年,市教育局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览会,该校花卉专业成果参加展出,受到一致好评。
1985年,全校有班级11个,学生539人,其中职业班4个,学生204人;普通班7个,学生335人。全校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职业班专业设置有:烹调、微机、铸造。学制分别为三年、三年和一年。学校占地27亩,校舍面积3278平方米。图书室藏书9771册。教学仪器有物理仪器160种,492件;化学仪器140种,500件;生物仪器21种,34件;其他学科教具140件。
合肥市第十六职业中学
1962年,西市区民办中学创立,校址在大西门梵僧池西边;校园占地面积约5亩,校舍只有4个教室和6间小草房。有2个班,学生100人左右。1966年发展到6个班级。
1969年8月,西市区民办中学转为公办,校名改为合肥市井岗山中学,1971年又改名为合肥市第十六中学。1972年增设高中,并另借稻香村小学2个教室上课,6月迁入合肥市西郊蜀山路与肥西路交汇处。
1982年初,高中普通班停止招生,改为职业中学,设图画、缝纫等职业班。一个学校,两块牌子,一为合肥市第十六中学,一为合肥市第十六职业中学,普通初中与职业高中并设。
1985年,全校有班级15个,学生718人,其中,职业班4个、学生134人,开设煤气管道和建筑装饰2个专业,学制分别为两年和三年;普通班11个,学生584人。全校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学校占地14亩,校舍面积4713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2000册,订阅报刊杂志105种。有物理仪器1300件,化学仪器600件,生物仪器60件。
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1961年,合肥汽车修配厂子弟小学创立,有一、二年级2个班,学生32人,教师2人。1964年,学校由汽修、皖安、化机、轴承4厂合办,改名为合肥市望江路第一小学,并在望江路34号现校址盖3排平房(12个教室),以解决学生逐渐增多,教室不足的困难。“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停顿,原校务委员会解体,学校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要求由市教育局接管,并在原小学基础上开办中学。1969年,市教育局派人到校办初中部。1970年改名为望江路学校,小学部同时开办。1972年,该校由市教育局全面接管,增设高中班级;小学不再招生,由各厂自办小学;工厂派到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陆续撤回,学校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198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高中三年制学校。
1978年以来,该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以教学为主的原则,1978年和1979年各有1名初三学生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1983年和1984年举办的数学、外语和作文竞赛中,有7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
1982年该校与炮兵技术学院一系一队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通过作报告、讲故事、军训和联欢等活动,初二(3)班从一个学习差、纪律差的班级转化成为学生热爱集体、教学秩序良好、环境整洁、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的先进班级。同年,为了发挥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在初中学生中举办了书法训练班(初一普遍开书法课,初二设选修课,初三成立提高小组),请省、市书法协会的书法家给学生讲课、示范表演,并举办学生书法展览,使学生提高了书法能力。1983年有6件学生书画作品被选赠日本久留米市中学生排球队。在省、市书画、劳作竞赛展览中,有1人获省优秀奖,1人获省展出奖,1人获市展出奖。1984年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有17幅书画作品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书画展览。1985年,全校共有班级21个;在校学生1130人,其中,高中448人(内有两年制高中生38人),初中682人;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学校占地37.4亩,校舍面积7423平方米。有24个教室的三层教学大楼1幢,楼前有平房办公室3排。有教师宿舍楼2幢及宿舍平房2排。学校附设小工厂。为自行车厂王冠牌自行车加工刹车零件,收入补贴学校,增加了教师福利。
合肥市第十九中学
1958年,合肥市第十七中学(现合肥二十二中)在市郊大杨店成立。1961年春迁往董铺水库东首,原址改建为大杨小学。1969年大杨小学增设初中班,1976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十九中学。校舍多系土墙草顶,缺少课桌椅和教学仪器,也无活动场地。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渐改善,学校规模也逐渐扩大。
1985~1986学年初,全校有教学班7个,学生403人,教职工27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8人。校园占地28.8亩,校舍面积1100平方米。共有房屋65间,全系砖瓦结构。其中,10个教室28间,办公室7间,图书仪器室2间,厨房6间,宿舍22间。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地和篮球场。有部分教学仪器可供教师演示实验。师资条件也有较大的改善,1975年以前多由小学教师任教,1980年以前民办教师居多数,现在大多数教师是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办学条件的改善使教学质量有了提高,从1980年起每年都有30~40%的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合肥市第二十中学
合肥市第二十中学原为合肥市蜀麓小学附中,校址在西郊大蜀山南麓。1975年,中、小学分开设立,蜀麓小学迁往油墩头,其附中改称合肥市第二十中学。
1983~1986学年初,全校有初中班7个,学生405名,教职工23人(专任教师15人)。校园占地20亩,校舍面积1020平方米。
1975~1984年,该校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有691人,其中重点高中7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58人;进工厂当工人的135人。
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学
1965年6月,合肥市第九工读初级中学成立,校址在郊区井岗。1968年下放给郊区管辖,改名为郊区第一中学,校址迁至郊区三十岗公社风景大队队部所在地,并发展为完全中学。1975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学。1978年划归市教育局直接领导。1981年,停办高中,改为初级中学。
1985年,全校有班级12个,在校学生733名,教职工27人(专任教师12人)。校园占地48亩,校舍面积2187.6平方米。由于地处远郊,交通不便,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尚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但全校教职工在较艰苦的环境中多能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中专学历的教师和民办教师多在以各种形式进修提高。教学改革试验也在积极探索。
合肥市第二十二中学
1958年,合肥市第十七中学创立,校址在郊区大杨店(现合肥十九中所在地)。学校有草房4排,设初中班8个,教职工10余人。1961年春,校舍毁于大雪,学校迁至董铺水库东。此时仍为8个初中班,教职工增加到30人。此后,学校逐渐发展,翻修了教学用房,新盖了教师宿舍,添置了价值万元的教学仪器和近万册图书,教育质量日渐提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惨遭破坏。1968年下放给郊区优胜公社(今大杨乡)管辖,并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二中学。1970年开始增设高中班,学校逐渐演变为完全中学。1975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二中学,同年,整修了校舍。1978年又利用校办工厂积累的资金新建了1幢教室;暑假中,教职工自己动手,修旧利废,制作了4个班级的课桌椅,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此,郊区教育局在该校开了现场会。1978年该校划归市局。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1985年,全校有班级13个,学生740人。其中,初中班10个,学生610人;高中班3个,学生130人。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校园占地79亩,校舍面积3438平方米。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和生物、物理、化学教学实验室。新盖教学楼,建筑围墙,整修道路。
合肥市第二十三中学
1966年,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学创立,校址在北郊十五里冲。原拟1966年秋开始招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延至1968年底方招收二年制初中6个班学生。1968年底,该校下放给郊区管理,并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三中学。1970年,初中恢复三年制。1972年春,始设二年制高中班。1975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三中学。1978年收归市教育局直接管理。1981年,全市收缩高中,该校停招高中学生。
1985~1986学年初,全校有教学班12个,学生652名,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35人)。校园占地45亩,校舍面积2600平方米。
合肥二十三中自创办以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3届3300余人,高中毕业生9届1380余人。
合肥市第二十四中学
1965年,合肥市第八工读初级中学创立,校址在桃花店(今合肥市工读学校校址)。“文化大革命”中,校址曾迁到大杨店,后又搬回桃花店。1968年底下放郊区管理,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四中学。1970年迁至大兴集,暂借大兴小学校舍。1977年,三层教学楼和大操场全部建成。1972年始设高中。1975年,全市教育部门主管的中学统一命名,该校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四中学,仍隶属郊区领导。1978年收归市管,全校有高、初中班级23个,学生1300余人;最多的班级人数达72人。
教学秩序也逐步恢复正常。学校提出“一课不放,一节不让,抓紧进度,完成任务”的口号,狠抓了常规教学。注意因材施教。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开展了“补缺、补差”活动。教学研究和课外活动也普遍开展起来。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78年郊区教育局对各校初一到高二各年级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分别进行抽测,该校初一外语、初二物理、高一化学成绩,均名列前茅。1983年教师程曙光制作的“多用光具盘”曾获全国三等奖,省、市一等奖。
1985年全校共有班级22个;学生1209人,其中,初中931人,高中278人;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校园占地26亩,校舍面积5291平方米。有教学楼2幢,办公楼1幢,宿舍楼2幢,平房1幢(含工厂厂房及厨房)。图书室有图书约5000册。全部校产价值约50万元。
合肥市第二十六中学
1958年,合肥市第十九中学创立,校址在亳州路52号。是一所为文教钢厂服务的半工半读学校。学生年龄较大,多来自肥东、肥西和长丰三县,一律住校。全校共有5个班,学生323人。师生一边大办钢铁,一边建校上课,终于先后建成教室及学生宿舍30间,教师办公室和宿舍草房10间。1964年一个周长270米、直道110米的大操场建成。1965年下半年全校有初中班12个,学生580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1968年港路厂工宣队进驻学校。当时有初中12个班,学生662人。1969年下放郊区管理,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六中学。同年,市第四工读初级中学停办,3个班学生,4个教室和1所厨房拨人。1970年开始设高中班。1975年,全市教育部门主管的中学统一命名,郊区六中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六中学。1978年划归市属,由市教育局领导。1983年高中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该校成为六年制的完全中学。
1985年,全校有班级23个;学生1261人,其中,初中972人,高中289人;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校园占地64.7亩,校舍面积5329平方米。教学大楼于1983年竣工,并兴建教学实验楼和职工宿舍楼。
自建校以来,二十六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4300余人,高中毕业生1700余人。学校田径队获1979年合肥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青年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在全市每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跑活动中,多次获得了好成绩,受到上级奖励。
合肥市第二十八中学
1964年秋,合肥市教育局根据“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精神,在西门外五里岗原光荣陶瓷厂旧址创建合肥市第一职业中学,1965年改名为合肥市第六工读初级中学。1969年迁至原省建筑技工学校所在地(曙光公社附近),并下放给曙光公社领导。旋又改由郊区教育局管理,并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八中学。1970年开始招收二年制高中新生。1975年,全市教育部门办的中学统一命名,郊区八中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八中学。1978年划归市教育局直接领导。1983年停招高中一年级新生;1984年停办高中,改为初级中学。
1985~1986学年初,全校有教学班15个,学生803名,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47人)。校园占地35亩,校舍面积4466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室、办公室、保管室、教师宿舍、食堂和校办工厂等。有3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一个。学校图书室藏书12000余册。校办工厂1972年创建时年产值3000余元,1985年年产值已达10万余元.累计创造利润169000多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职工福利。
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
1964年5月,合肥市第二职业中学在城南小李岗原三十二中所在地开始筹建,9月份开学上课,招收2班学生。该校是合肥市为了贯彻两种教育制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首批创办的学工初级职业中学,只招收城市户口的小学毕业生。教学安排采用厂校挂钩的办法,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厂学工,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校学文化。课程设置除不开外语、地理、生物、音乐、美术课外,其他均同普通中学。学制为三年。开学后,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一边教学,一边参加建校劳动,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风气,洋溢着整个校园。1965年10月,学校由市教育局决定迁至城东乡五里庙,更名为合肥市第七半工半读初级中学。1969年春,下放郊区教育局领导,并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九中学。1972年,增设高中班。1975年,全市教育部门主管的中学统一命名时改名为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1977年,全校有17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1978年,学校改归市教育局领导。1981年,高中班停止招生。
1985年全校共有班级12个,学生593人,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33人)。学校占地23亩,校舍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有教学楼1座(12个教室)。化学实验室1个,能供学生做分组实验;物理仪器能供教师演示实验;生物教具有教师自制的部分标本、挂图。图书室、阅览室相继建立;藏书5000册。体育设备尚可敷用。体育活动开展较正常,1980年和1981年,初中女子组先后获市冬季越野赛跑团体第五名和第二名。
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1960年秋,合肥市第三十中学创立,借用合肥三中教室开设2个教学班,1961年夏,迁至双岗北头(现合肥经济管理学校所在地),更名为合肥市第十八中学。“文革”开始后,学校受到严重破坏。1968年秋迁至第一工读学校临时复课。1969年秋迁至张洼十里坟附近新校址。同年,下放给郊区管辖,改名为合肥市郊区第十中学。1971年始办高中。1973~1974年,全校教学班18个。1975年,全市教育部门主管的中学统一命名,该校改名为合肥市第三十中学。1978年划归合肥市教育局直接领导。1983年高中停止招生;1984年最后一届高中学生毕业,该校恢复为初级中学。
1985~1986学年初,全校有教学班18个,学生981名,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30人)。校园占地28.4亩,校舍面积100平方米。有16个教室,10个教研组和行政办公室,2个仪器室,1个图书室和1个阅览室。图书室藏书5000余册。学校设立幼儿园1所,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开设小型面包房,供应师生课间餐。
合肥市第三十一中学
1958年,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创立,位于蚌埠路1号。1968年改名为合肥郊区十一中,1975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三十一中学。
该校从开办到现在始终发扬了勤俭办学、艰苦创业的精神。开办初期,没有一间教师宿舍,职工有的住办公室,有的住租借社员的房子。1960年困难时期,学校发动师生,利用空地种粮种菜,克服了生活困难。师生自己动手,先后修建了一条东西向190米长、5米宽的跑道和一条南北向250米长,7米宽的跑道。1965年,利用农忙假时间,师生在校园南侧挖了长30米,宽10米,深2米的游泳池。1982年以来,相继新建了2幢教学楼、1幢办公楼和1幢宿舍楼。1984年校办工厂得到进一步改造和更新,年产值37万余元,纯利5.2万元。
1985年,全校有班级17个,其中,两年制高二年级3个班,1个高一职业班,13个初中班(内有初三1个复读班);共有学生883人,其中高中生192人;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学校占地49亩,校舍面积5811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1958册。有物理仪器5种,516件;化学仪器40种,6443件;生物仪器5种,79件;其他学科教具20件。电教设备有幻灯机11台,放像机1台,电视机1台,电影放映机1台,录音机5台。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1958年,合肥市第十二中学创立,校址在合肥郊区城南乡贾大郢大队小李岗。1963年迁至青年路四公里。1968年底,学校下放给郊区向阳公社管理,并改名为合肥郊区第十二中学。1975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1978年收归市教育局统一管理。
建校初期,只有土墙草顶教室4个,设初一4个班,学生
上一篇:第二节 小学
下一篇:第四节 中等专业学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