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六章 群众文化

第二节 文化活动

戏剧演出
合肥市文化馆建馆初期,直接组织3个业余剧团:以中小学教师和机关干部为主体成立业余第一剧团;以商人、市民和文艺爱好者为主体成立业余第二剧团;在工人夜校的基础上成立业余第三剧团。上演的剧目,除少量的古装戏外,主要是反映各个时期党和政府中心任务的节目,如配合抗美援朝演出《美帝暴行图》、《打击侵略者》;在宣传《婚姻法》期间,演出《婆媳间》、《美满姻缘》;在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初期,演出《送粮》、《卖粮路上》;在宣传农业合作化时演出《两兄弟》等。此外也演出《借罗衣》、《小姑贤》等传统剧目。剧种有话剧、庐剧、京剧、黄梅戏、歌剧等。
1953年合肥市部分基层单位群众文娱活动概况

1956年,合肥市文化馆录取30名演职员,组建实验话剧团,先后演出话剧《界树下》、《春归何处》、《被遗忘的人》。该剧团于1957年被解散。1958年,合肥市文化馆戏剧培训班学员曾演出黄梅戏《七仙女赞合肥》。
1962年下半年,市文化馆组建业余曲艺队、黄梅戏剧团、歌舞剧团、话剧团、滑稽剧团、京剧团,有文艺骨干500多人,先后创作演出话剧《雷锋童年》、《雷锋参军》、《灯芯绒》、《8·26前夜》、《青年一代》、《千万不要忘记》、《黑奴恨》、《三月三》、《雷锋》等20多个剧目,其中《青年一代》连演40多场不衰。创作戏剧有《借槐树》、《海港人家》。
1964年,市文化馆组成两支农村文艺工作队,一个农村文艺工作组,巡回于长丰县和郊区,演出《送肥记》、《小保管上任》、《白毛女》、《打铜锣》、《补锅》、《修犁箭》、《红花献给谁》、《土姑娘》、《焦裕禄》等节目,表演形式有庐剧、黄梅戏、歌剧、琴书、大鼓、话剧、山东快书、歌舞等。
1978年,市文化馆组建话剧训练班,在省内首次演出《于无声处》,在长江剧场公演10场,后到科大、安医、工大、安纺、合钢演出23场,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安徽日报》、《安徽画报》、《合肥晚报》、省、市电台,都予报道和评论。1979年该训练班还先后演出《甜蜜的事业》、《同岁人》、《此事如何处理》、《法官与逃犯》、《炮兵司令的儿子》等剧目。此外,市文化馆还指导民间业余庐剧团演出一批传统剧目,有《梁祝》、《休丁香》、《郑小姣》、《白灯记》等。1979年底至1980年初,市文化馆对戏剧活动加强辅导,指导业余剧团示范演出《胭脂》、《秦香莲》、《十五贯》等优秀剧目。
1980年,市文化馆与省艺校合作在电厂、铁四局、激光研究所等单位,举行7场黄梅戏慰问演出。另在种猪场、二轻机厂演出八场庐剧《爱情的审判》。同年11月,举办业余、民间庐剧团创作节目调演,长丰县、市区演出整理与创作的传统戏:《珠联璧合》、《双凤告》、《龙凤璧》、《卖花记》和现代戏:《挑女婿》、《又换猪》、《迎书记》,共6台节目。
1982年,市文化馆组织全市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创作两台节目(长丰、郊区各一台,计4个庐剧、2个门歌、3个表演唱、8个歌曲和一个故事),其中有2个小戏、1个故事、1个门歌被选送参加省会演。故事《小张剃头》获省业余文艺会演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庐剧《不求人的人》获创作和演出奖,庐剧《追妻》、门歌《秦富昌娶亲》获精神文明奖。
1983年,市文化馆组织城市业余文艺调演,《绿色售货亭》、《验收》两剧获市创作演出奖。话剧《绿色售货亭》和庐剧《吃喜糖》获全省城市业余文艺调演创作奖和演出奖。
1984年,市文化馆创办“星星业余电视艺术团”,先后排练电视小品《弄巧成拙》、《节日做客十忌》等。在1985年合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期间,市文化馆参演的话剧《拆不开的和弦》,获创作演出奖。同年,市文化馆还组织8个儿童剧目参加省调演,并全部获奖。
曲艺演出
1953年,市文化馆举办“相声大会”专场演出,为合肥市文化馆建馆后组织的第一次大型群众曲艺演出活动。此外,馆办的曲艺组还经常在逍遥津公园、馆内小剧场演出相声节目。1980年12月下旬,市文化馆举办合肥市曲艺创作比赛活动,促进了合肥曲艺创作和表演的提高。1981年,市文化馆组织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相声专场,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学校,作巡回演出,另举办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相声晚会,将曲艺表演与宣传党的中心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1984年,市文化馆举办首届全国评书故事会串,有17个省市的评书故事界知名人士来肥演出。合肥市所创作的31篇评书故事节目,有8篇被省内外刊物选载。
1984年,市群艺馆,组建“青年相声艺术团”,先后在106个市、县、乡、镇演出606场,观众达70多万人次。馆办曲艺团、队,长期坚持配合形势和任务的宣传,适时编排演出各种曲艺节目,较好地发挥曲艺“轻骑兵”作用。1980~1985年期间,市文化馆举办多期曲艺训练班,培养青年曲艺学员200多人,有16名学员被省内外专业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音乐舞蹈演出
合肥解放初期,市文化馆经常组织群众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等场所,进行教唱革命歌曲活动。此外,还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设立歌曲传授站、舞蹈传授站,培养教歌员、教舞员,并编印歌曲演唱材料发放基层。歌曲内容以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歌唱新生活,欢庆翻身解放为主,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舞蹈有民间狮舞、龙舞、大头娃娃舞、蚌舞、撑旱船、踩高跷、打莲湘、花鼓灯、秧歌舞、腰鼓舞、荷花灯舞。1953年,市文化馆整理的搬运工人号子舞及荷花灯舞,在全省文艺会演中获奖。1956年,合钢工人演唱的歌曲及工人创作的《丝绸舞》,被选送参加全国职工会演。
1958年,市文化馆创办少年歌舞团、组织厂长书记合唱队、开办业余艺术学校等,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形成热潮。1961年,合肥市职工文艺队演出的舞蹈《麻纺舞》,门歌《合肥今昔》、《庐剧变奏曲》,参加安徽省职工文艺会演,获创作奖。1961年,市文化馆组织安庆路街道妈妈合唱队,歌手刘妈妈被推选出席全国文代会。
1962年,市文化馆举办歌舞剧团,先后创作、演出歌舞《金色的海螺》、《霸王鞭》、《支持台湾同胞斗争》等。市文化馆还举办舞蹈传授站,指导群众表演《春到茶山》、《花伞舞》、《洗衣歌》、《红绣鞋》和集体舞《人民公社好》、《青年舞》等。
1963年后,合肥市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是年,市文化馆在江淮大戏院举办革命歌曲演唱会;1964年,组织农村文艺工作队,编排演唱《逛新城》、《纳鞋底》、《歌唱焦裕禄》等节目,同时还演唱农村中的新人新事;1974年,举办群众歌咏大会;1979年,举办“红五月音乐会”、“青少年音乐会”;1980年,举办“合肥市革命歌曲比赛演唱会”,全市有10万人参加演唱比赛,2000千多名演员先后登台演唱,49个单位获奖状、奖金;在举办“合肥市儿童歌舞比赛”时,全市28个幼儿园参加,演出保留节目31个,创作节目144个,改编节目7个;1981年,举办“五讲四美诗歌音乐朗诵会”,并在逍遥津公园举办“水上龙舟音乐会”和11场纳凉晚会;同年,市文化馆与妇联、教育局联合举办“六一”少年儿童文艺演出,从4个区8台节目中选调2台,与市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庆祝建党60周年歌咏活动”;1982年,相继举办“春节文艺大联欢”和“文明礼貌月”演出,组织青少年歌咏比赛及中学生“三热爱”音乐会、“百花”文艺演出会等,“百花”演出活动历时1个多月,全市有283个单位参加,演出408个节目,9285人先后登台;同年还举办“少年儿童民族乐器独奏比赛”,陈晓峰二胡独奏,范倩倩、王红松、胡蕾的琵琶独奏,张健的扬琴独奏等,被选送参加全国演出比赛,并分别获全国和省奖励;在党的“十二大”会议召开期间,市文化馆组织“老工人合唱团”、“老干部合唱团”、“红领巾合唱团”,进行专场演出;举办“歌曲新作试唱音乐会”,创作新歌100多首,演唱60多首;区文化馆组办“黄山合唱团”、“小百灵广播合唱团”。小百灵合唱团在参加全国演出比赛中获奖。
1983年后,合肥市群众歌舞活动内容和形式又有新发展。1984年,合肥市举办国庆大型集体舞比赛,此项活动在市府广场、四牌楼、大东门、钟楼、逍遥津公园、双岗溜冰场等10个点同时展开,全市有2000多人参加比赛,10多万群众观看。
1985年市群艺馆组织举办“合肥地区首次厂歌比赛”,市群艺馆统一组织厂歌创作,全市有十几家大型工厂参加比赛。是年底,市群艺馆又组织举办“合肥地区民歌选拔赛”,通过比赛,有14位歌手被选参加安徽省民歌选拔赛。
美术活动
合肥解放初期,市文化馆先后举办《百万雄师下江南解放全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安徽省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赴京预展》、《抗美援朝》、《出土文物》等大型图片展览。1952年举办《节约一分钱、一两米》和《镇压反革命》图片展览等。
1954年后,市文化馆美术干部深入工厂、基层,培训群众美术骨干。每年举办2~3期,每班40~50人,这些学员经培训后,大部分成为企业的美工设计人员。
1977~1979年,市文化馆先后组织数起群众画展和图片展,并参与创办黄山书画院业余学校。
1982~1984年,市文化馆先后组织“少年儿童绘画及劳作作品展览”、“少年儿童美术新芽展”和“庐州灯会摄影作品展览”。四十八中学生纸工劳作《建筑群》、小学生沈平的《我爱祖国,我爱五星红旗》、阚安的《有趣的动物园》、张二虎的《戏剧人物》、徐晴的《我的小朋友》,分别获国家和省级奖励。此外市文化馆每年还举行一次迎春画展,使群众美术活动常年活跃,历久不衰。
其他文化活动
诗歌朗诵会1961年,市文化馆举办“革命烈士诗抄作品朗诵会”,组织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参加朗诵活动。1962~1965年,市文化馆又先后组织“毛主席诗词和学习雷锋诗歌朗诵会”。1978~1980年,市文化馆配合政治宣传,先后举行“纪念张志新音乐诗歌朗诵会”和“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同志诗歌朗诵会”。其中《美酒告慰刘主席》、《高高的白杨树》、《风呀风》、《鲜花献给刘少奇爷爷》等群众创作的诗歌,被报刊电台选载。
编写黑板报合肥解放初,市文化馆积极开展时事和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每天由工作人员到《皖北日报》时政组抄录新华社电讯稿,回馆后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各基层单位的宣传人员则将市文化馆黑板报内容,转抄在各单位的黑板上,供群众阅读,群众称为“快报”。1949年3月,合肥各中小学拥有黑板报17块,后各区、街道、公私企业都办了黑板报。据1953年底统计,全市有30个居委会成立黑板报小组,并发展了一批通讯员、读报员,总计有黑板98块。
1955年,市文化馆采用油印稿,编印黑板报宣传内容,分送各单位供转抄、张贴。1956年改为铅印,8开,每周2期,每期印数2000份,直至1957年4月《合肥日报》创刊后方停印。
上一篇:第一节 文化机构
下一篇:第三节 群众文化网建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