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六章 群众文化

第三节 群众文化网建设

合肥解放后,在市文化馆建立不久,即相继建立西市文化站、郊区张洼文化站、金斗(十里庙)文化站、城南(余岗)文化站。1954年又建立了车站文化馆(后改为第二文化馆)。各工厂、街道、农村也相继建立一批俱乐部、业余剧团、业余工人文艺队、街道文娱组。仅郊区各社队就成立40个业余剧团。1953年底,各文化馆、站的同志深入农村,试建群众文化网。由于当时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试建群众文化网工作收效不大。1956年再次组建文化网,先从区级开始,分别在东市、中市、西市、郊区成立文化分馆,每馆编制2人,经费由市文化馆拨给。各分馆在各所在区政府重视和支持下,积极改善工作条件。第二文化馆改为东市分馆后,区政府帮助文化馆建成小剧场。西市分馆除使用原文化站房屋外,也建成一个简易剧场。中市区政府除帮助分馆解决办公用房,并将礼堂交分馆作演出使用。与此同时,市馆则按公共汽车线路,指派辅导员深入工厂进行群众文化辅导活动,并以协作区为范围举办文化演出或开展各种比赛活动。1958年公社化后,每个公社都建有“三集中”文工团(集中劳动、集中生活、集中演出)、展览馆、图书馆,有的还设村史馆。三年困难时期,“三集中”文工团被解散,基层的群众文艺活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市、区文化馆的活动也受到严重影响。
196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群众文化活动又开始复苏。1964年,市文化馆组织3支农村文艺工作队、组,深入长丰、郊区,一面巡回演出,一面就地辅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许多公社创办了文化站、文化室。工厂、街道原有的群众文化组织,也迅速恢复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市馆和各区文化分馆都被撤销,群众文化场所被改作他用,群众文化干部被下放到工厂、农村,原有的城乡群众文艺组织大都被解散,群众文化工作因此而中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馆、站恢复,原有的文化干部相继被调回。1978年,建立了各区文化馆,接着,中市区红星街道办起第一个街道文化站,受到市委宣传部表彰和市文化局奖励,不久,中市区街道办站工作全面铺开。东市区在和平路、东七街道试点,西市区在益民街道办站。退休工人贾国荣还在家庭办起了文化室。
在农村,郊区义城、东方红、蜀山、大圩、城南等乡一批乡文化站先后建立起来。农村影剧院、农村剧团、农村电影队、农村图书室也随之建立起来。
在工厂,部分企业兴办或改建影剧院,充实图书馆、文化室,职工文体活动也日渐丰富、活跃。1979年8月,市文化馆举办文化馆、站干部学习班,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探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讲授文化干部业务知识,以通过培训干部促进群众文化网建设的健康发展。
至1983年,合肥市区25个街道已建19个文化站,市区的工厂、机关、学校建立俱乐部达22个,图书馆(室)299所,球场200多个,不少单位还设立了文化室、阅览室、游艺室等,工人读书组达1450个。在市辖三县和郊区建立国办电影队201个,兴办图书馆(室)116所,开辟农村球场2067个,成立职业、半职业、业余庐剧团、杂技队、曲艺队182个,新建和改建社办剧场103座,有74个集镇初步形成为农村文化中心。全市由群众自筹资金建立的影剧场12座,曲艺场15个,电视室327所,一个以国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为指导,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群众文化网已经基本形成。
上一篇:第二节 文化活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