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人口

第六节 计划生育

1972年3月,县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设于卫生局。1979年,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改为常设局级机构。区、镇、乡各配1名计划生育工作专职干部。1983年12月,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改名为计划生育委员会。1984年4月,设立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后更名为计划生育服务站,定编15人,开展节育科技工作及诊治有关妇科病等业务。
一、节育
1953年,县卫生科组织人员下乡,宣传节育。1954年,人口出现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率达42‰。1956年,县卫生科宣传《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有关节育内容,由群众自发控制,出生率逐年下降。1962年后,出生率陡升。60年代,县医院、三河镇医院开始做少量结扎手术。1962年至1973年,年均出生率为43‰。
1973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制订《关于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开始实施节育措施。其政策是,控制多胎(三孩以上),实行晚(晚婚)、稀(胎次间隔期要长)、少(少生孩子),动员育龄妇女上环。此后,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973年至1978年间,做结扎手术9115例,上环62436例。
1979年以后,号召育龄夫妇只生1个孩子,鼓励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提出优生优育。是年,领取独生子女证2115户,占生育一孩总户数的20%,节育率达71.7%。节育率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1983年元旦、春节期间,县组织由领导干部、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负责人,先进个人和医务人员参加的计划生育宣讲团,到各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介绍经验,并用电影、画展、影展等形式,配合宣传。县文化馆编印《计划生育文艺专集》,赶排节目,巡回演出。其中孔令瑶的庐剧《婆婆妈妈》、伦星的黄梅戏《榴花似火》等剧目,影响颇深,不少群众受教育后,自愿做节育手术。这一年,全县做节育手术31813例,节育率提高到91%,出生率由上年17‰降至13‰,多胎率由上年30%降至20%。
1984年,多胎率降至16.6%。1985年,配备基层计划生育干部。当年,做节育手术17101例,出生人口中,多胎占13%。
二、晚婚
1973年,提倡青年晚婚晚育。1980年,全县新婚青年中,属晚婚3052对,占94.6%。1981年,晚婚率降至77.8%。1982年晚婚率回升到83.7%。此后至1985年,晚婚率徘徊在75.6%上下。
三、奖励
1982年10月,县颁布《关于实行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具体规定》,干部、职工领独生子女证的,每月发给孩子保健费,男孩5元,女孩6元,由父母单位各发一半,至小孩满14周岁;分配住房和宅基地,按2孩计算,退休时,加发基本工资5%为退休金。农村领证户,多划给1份包产田、自留地或降低相应包产指标,独生子女保健费,从当年上交提成中扣除。1979年至1983年,独生子女领证率在20~33%之间。1984年和1985年,领证率分别为37.7%、38.5%。
上一篇:第七节 人民生活
下一篇:第五节 少数民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