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十八章 教育

第七节 中等专业教育

一、师范学校
1951年秋,在四合乡李小圩创办肥西县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学生150人,教职工20人,副校长郑衷强。1952年,迁至烧脉乡周祠堂,1年制1班,3年制2班,学生246人,教职工38人。1954年学生164人,其中小学教师轮训班100人。1955年秋停办,并入舒城初师。1956年秋,办安徽师范学校肥西分校,8班,学生398人,教职工38人。1957年,学校由烧脉乡周祠堂迁至县城上派镇。1958年,更名肥西师范学校,招中师3班,连同初师、幼师7班和初中教师培训班2班,共12班,学生607人,教职工45人。1960年,学生1343人。1961年,停办初师,当年初师毕业班228人分配工作,初一、初二8班536人动员回乡生产。1962年,安排编余小学教师138人入学。1963年8月又停办,并入舒城师范。1974年,再办师范,招收中师生60名,轮训民办教师30人,借用肥西中学教室上课。次年,在陈岗头建立校址,学生115人。1979年,迁至县城东2.5公里肥光村建新校址。1985年,11班,学生458人。(普师班288人,小学教师进修班170人),教职工65人,校舍6081平方米。1952年至1985年,肥西师范共毕业学生2550人,先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1954年毕业生余恕成,1985年为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
二、农技学校
1958年春,全县办起民办农业中学170所,学生6660人,年底,由于师资不足,校舍缺乏,仅存22所,学生2531人,1962年全部停办。1964年,恢复18所,1966年上半年为94所,学生3662人,当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校停课,大都停办。
县初级农校1958年创办,校址在县城附近三十埠,学生196人,学制3年。1959年,学生297人,教职工31名。1960年,学生527人,教职工50名,在长岗公社设有分校,1961年停办。
县农业技术学校1964年秋,县在小庙公社汪新塘办半耕半读农技校,校长魏明杰,学生63人,新建校舍54间,耕作水旱田地200亩,荒岗3处。课程按中级农业技术专业班的要求开设,学生半天读书,半天生产。1965年,学生115人,教职工16人。1966年下半年停课,1968年停办,学生下放农村。
新仓农业中学1964年创办,校长丁能福,1966年有3班,学生125人,教师7名。学生边学习边生产,师生进行科学实验,在省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培育水稻良种。1976年,省农业厅投资在该校建水稻良种仓库。1984年改为普通中学。
县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1966年春,由肥西县和安徽工学院协商合办,安徽工学院负责教学,县负责行政管理,副县长王梓民任名誉校长,校址在县城东肥光村原肥西干校。设拖拉机和农机修理专业,学制2年,学生41人,当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1969年停办,学生分配工作。
古埂农垦学校1966年春建于肥光公社古埂乐业生产队,学生150多人,均为城镇知识青年,设高中1班,初中2班,实行半耕半读,1968年8月停办。
界河公社林业学校1966年界河公社办半工半读林业学校,学生45人,有耕地30多亩,草山25亩,学校还办有粮食加工厂,收入自给,1968年冬停办。
三、其他专业学校
县卫生学校1958年秋,由县卫生科、县医院主办。校址在馆驿乡方岗村,借用当时的县药材培植场房屋办学,设医疗专业,学制2年,学生93人,半工半读,1960年停办。1981年,在县城创办县卫生进修学校,任务是培训各医院招工新进人员,当年首期招护理班40人,培训21个月;1983年秋和1984年秋,两期招生160多人,学习医疗基础知识,培训18个月。1985年,改为培养中级医士。是年秋,从中专统一招生中录取医士班学生50人,学制3年。1985年,全校有3班,学生162人,教职工21人。校舍86间,校址在派河北岸,占地17亩。
县体育学校1958年秋,由县体委主办,学制3年,借用肥西中学校舍上课,学生50人,合肥市体委派2名专职教练员负责教学训练,市并下拨一批体育器材。1960年春停办,学生回乡自谋职业。
金桥职业高级中学前身为金桥初级中学,1958年创办,1964年改为六安地区半耕半读试点学校。1969年恢复为普通中学,学校一分为二,分一部分教职工和校产到五星公社办五星中学(今江夏中学)。1970年金桥中学设高中部,有高中4班,初中6班,学生600余人。1981年停办高中。1982年改办职业中学。1983年春,县拨款3万余元,修建校舍,添置设备,当年招职业高中2班,110人,开农学专业课程。1984年,办鸡场,养良种鸡3000只,又建养鸡→养猪→养鱼的生物良性循环系统工程。此后,还办会计和幼师中专班。1985年,有13班(职专5班,普通初中8班),学生630多人,教职工59人(其中职专班27人)。
上一篇:第六节 中学教育
下一篇:第八节 成人教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