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下塘、吴山、庄墓、柘塘、朱集等集镇,自古商业发达,曾是县境物资集散地。1951年,建立供销商业,1953年建立国营商业,1956年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起合作商业。1965年建县后,水湖镇成为本县商业中心;国营、供销两大商业体系,分别承担城镇和农村商品流通。“文化大革命”期间,供销合作商业并入国营商业,取缔个体商贩,形成了单渠道、分配式、多环节、计划分配为主的商业体制。商品流通不畅,市场萧条。1979年改革商业体制,恢复供销商业,允许个体经商,扶持城镇待业人员办集体商业,形成国营、集体、个体和集市贸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网点商业。1982年,吴山镇被列为全国农村集市贸易联系点。截止1985年底,共有商业网点8758个,从业人员16483人。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零售网点8.7个,商业人员人均担负66.4人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额8333万元,比1965、1976年分别增长260.4%和107.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646万元,比1965和1976年分别增加9.1倍和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