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县境内几乎到处都有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古墓葬、古文化遗址遍及全县。尤其是西北地区,曾为故楚都寿春城郊,王侯墓葬多集于此。《越绝书》谓:“寿春东凫陵坑诸侯王所葬也”。史家称为古文化的地下宝库。古墓葬有全国闻名的朱家集离散古堆,杨公九座战国楚墓,小孤堆乡的袁术墓,三和乡的武王墩,吴山镇的唐吴王墓。曹庵乡的陈寺陂、陶楼乡的大古城、横塘集死虎垒等,均为古文化、古城堡、古战场遗址。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内部分文物被视为“四旧”遭砸烂,损失严重。粉碎“四人帮”后,加强了文物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1979年,县成立了文物管理所。1984年至1985年,开展文物普查,全县共查出古遗址32处,古墓葬62处,古建筑6处,墓碑1处,古战场3处,革命遗址4处,革命烈士墓3处。征集和出土的文物有:大明宣德炉、青铜重炉、各种陶器、瓷器、青铜器和北宋真宗年间军事首领印章一枚、明朝缎绣大幅老寿星图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