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民国时期社会治安

第六节 米潮


民国36年(1947年)春,正当青黄不接之际,安徽米价一日数涨,奸商囤积居奇,升斗小民,无处买米。各地抢米之声日有所闻,绩溪、旌德、宁国、泾县、芜湖、宣城、广德等皖南8县万名饥民,将国民党万余担内战军粮一抢而空。5月,合肥5万余饥民抢米风潮又起。芜湖周皋乡万余饥民组成百余抢米队,到处抢米。5月9口,安庆又爆万人米潮。兹将要者记述如下。
一、安庆米潮
民国35年(1946年),安庆地区丰收。然而在民国36年5月仍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万人抢米风潮。
当时,上海、南京等地物价一日数涨,法币急剧贬值。安庆的官僚、政客、奸商趁混乱之机大捞钱财。他们首先看中米的行情,把安庆大米运往长江下游,转手之间,可获暴利。官商暗中勾结。垄断安庆米市,竞相抢购大米。同康和、同兴、同兴和、王盛裕等大粮号都与官府和银行、钱庄沆瀣一气,大肆投机,使市民一连数日无米可买,生活难以维持。一些家庭被迫断炊,老幼相对而位。因断炊而自杀者口有所闻。北门一户4口,因无米下锅,全家投塘自杀。但安庆官府对此仍视而不见。此时,怀宁县银行仍以每担7万元的低价抛售公粮2500余担给投机商,然后运往芜湖、南京等地高价出售。
怀宁银行低价售米的消息传出后,安徽大学学生张受魁(绵绶)、郭熙等联络各校,推派代表20余人,在安徽大学开会,揭发官僚和商人不顾人民死活,囤积居奇的罪行,当即决定:一、于5月9日上午8时上街演说游行,揭发买不到米的真相;二、组织各校学生参加,争取工人、市民的支援;三、确定游行路线和打倒对象。
5月8日上午,张受魁带领一部分学生到怀宁县银行,找经理何荫庭说明银行囤粮和卖粮的情况,要求何全部收回已出卖的大米,何不答应。9日清晨,安庆各校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演说,揭露银行存米投机的内幕。顿时群情激愤。许多市民和工人相继参加游行,队伍增至数千人,向龙门口县银行和近圣街何荫庭家进发。
到达银行时,银行铁栅门已关闭。县警察局亦派一班警察加强守卫。群众高呼:“向银行要粮,找何荫庭算账”。有的用砖石砸烂门窗玻璃,有的搭人梯往里冲。环球毛笔店工人程国政冲在前面被警察开枪打死,另有两人受伤。由此激起群众更大愤怒。许多人冲进银行,砸毁一部分东西,痛打开枪的警察。然后又一起涌向近圣街,将何荫庭的住宅围得水泄不通。群众砸开大门,蜂拥进去。不见何在,便拆屋搜查,把前后两进屋子统统拆开,又将所有家具陈设全部砸坏,把100余只箱子和全部衣服被褥统统搬到院子里放火焚烧,烈焰冲天。又将搜出的契纸和全部首饰投入井底。顿时,何宅狼籍,一片瓦砾。
捣毁何宅后,群众仍怒火未熄。又跑到县商会委员郎克明家,砸烧家具。再涌到国货街抄了郎的“新亚药房”,再奔至新义街抄毁县商会会长夏锦文的“同康和”油号。最后至德宽路砸掉县参议长钱镇东的象具。与此同时,较大的粮号大部分被抢,有的被抢光。
在群众抢米时,严士琼、钱镇东匆匆向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苑声求救。范一面宣布戒严,一面派出县自卫队三个中队,一路朝天鸣枪,威吓群众。群众不但不怕,反而冲进县政府、参议会和警察局,砸毁门窗和办公用具,然后扬长而去。范苑声吓得躲到华清池。
10日,怀宁县政府不得不答应群众要求,开仓卖米,并将米价从每担12万元降至7万元。伺荫庭被撤职。
二、南陵米潮
民国36年(1947年)4月,正值青黄不接。而南陵县城粮行和碧坊却囤积大批粮食。一天,奸商突然关闭米市,弄得人心惶惶。
市民徐业骏在气愤之下,带领50余纺织工人和搬运工人到东门万寿福砻坊说理,要求该坊卖米被拒绝。
此时徐得悉北门大河下军官队和奸商有100多只船,正准备把米运往上海,高价出售。徐即带领群众到北门大河抢米,不多时,聚集抢米群众数千人。
到了码头,只见百余只船满载大米。群众一涌而上,拼命抢米。许多没有口袋的群众,脱下褂子、裤子装米,边抢边运,川流不息。抢米高潮有万余人之多,米船被踩沉30余只。船沉了,人就潜入水中捞米。与此同时,东门河下十余只船上的大米也被市民抢去大部。
在抢米之时,南陵县政府派2个保安中队前来镇压。群众不管这些,照样抢米,保安中队队长见徐业骏带头抢米,上前便打,但被徐打倒在地。徐遂即大喝:“把枪放下!”数十名群众七手八脚夺下保安中队6支长枪。士兵胆颤心惊,不敢乱动。少顷,有的士兵悄悄溜走,有的跑到船上帮助市民抢米。抢米整整进行一天。
次日,县警察局将徐业骏逮捕,军法官数次审讯,徐均义正辞严,但仍被判刑3年6个月。
三、宁国米潮
民国36年4月,皖南田粮管理处在宁国县河沥溪镇“同庆粮行”、“章鼎新油坊”等处加工稻米,运往内战前线。群众看到很多大米晚上被国民党军队用木船和汽车运走,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某日上午,以陈家银为首的一部分失业纺织工人、船民、贫苦市民和附近的一些农民在桥头聚集,一哄而起,涌进“同庆粮行”抢米。消息传开,河沥溪镇贫苦市民纷纷赶至。一时人声鼎沸,全镇骚然,交通堵塞。很快将数千斤成品粮抢光。尔后,又涌进“章鼎新油坊”和两家代田粮管理处加工米的作坊将大米抢光。最后涌到两个大地主家抢米。先后长达4个多小时。直至该镇镇长全部答应群众提出的条件,方告平息。
群众正在抢米时,宁国县长张清溶带警察数人赶去镇压,但慑于民愤,又怕酿成大变,未敢行动。米潮平息后,该镇长辞职。同庆粮行经理和为首工人被捕,由于民愤的压力,后被保释。
上一篇:第五节 工潮
下一篇:第七节 驱吏风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