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污染源
淮北市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和民用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1992年底全市有锅炉488台3962蒸吨;其中烟尘排放达标的456台3756蒸吨。工业窑炉84座,其中烟尘达标排放的42座。全年燃煤消耗量317.52万吨,其中电厂264.95万吨。全年燃油消耗量2.28万吨,煤气耗用量1094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居民生活982万立方米。全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2223777万标立方米,万元产值排放量为7.056万标立方米,其中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202198.6万立方米,占废气总排放量的9.09%。1992年全年排放的废气中含烟尘27453.74吨,二氧化硫28797.75吨,粉尘5300吨。
1986年至1992年工业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
二、大气环境质量
淮北市总体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总悬浮微粒超过二级标准,属轻污染级至轻中度污染级。1989年后有所好转,为轻污染级。全市大气环境污染的特征是:以颗粒物、降尘为主要污染物的烟尘型污染。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二级标准许价,颗粒物是主要污染物,按污染物贡献率大小排序为:颗粒物>降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1982至1992年,淮北市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2~0.04毫克/标立方米,小于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值,属清洁级。1989至1992年间年日平均浓度已稳定在0.02毫克/标立方米,达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各区域年日平均值以相山区最大,濉溪县最小。一年中,以冬季平均浓度最高,夏季最低。
2、氮氧化物1982至1992年,淮北市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在0.02~0.04毫克/标立方米之间,年际变化不大,略呈下降趋势,小于大气质量二级标准值,属清洁级。全市各区域以相山区含量最高,濉溪县含量最低。
3、总悬浮微粒1982至1990年,淮北市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43~0.96毫克/标立方米。在1985年以前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自1985年开始超过三级标准。区域污染以杜集区最为严重,属中度污染级,其它区域均属轻度污染级。除1988年第二季度监测采样受风沙天气影响,整个区域大气总悬浮微粒偏高外,自1989年后,各城镇区域大气总悬浮微粒污染略呈下降趋势。
4、降尘1985至1992年,淮北市年平均降尘量范围是96.51~159.03吨/平方公里·年,平均降尘量为132.26吨/平方公里·年,比清洁对照点对应各年平均降尘量61.32吨/平方公里·年超出1.16倍。各城镇区域污染程度以烈山区最重,其次为相山区,再次为杜集区。历年来全市各测点月平均降尘量均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均在40%以上。四季中,春季略高,夏季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