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公路运输

第二节 旅客运输

民国23年(1934年),淮北地区只有周俊哲的“丰田”车2辆,每车载客30人,不定期往返于宿县、徐州等地。1951年秋,濉溪调进2台汽车,营运濉溪至宿县班线。1954年,增开濉溪至符离和濉溪至涡阳及途经宿县至蒙城、宿县至永城、阜阳至徐州班线。1956年,首次开通跨省濉溪至徐州班线,当日往返。1962年底,濉溪汽车站驻2辆简易客车(货车搭蓬),承运濉溪至临涣和濉溪至五沟班线。1964年10月1日,安徽省第24车队有10辆客车288个座位,有班线7条,其中跨省1条,跨区2条,区内4条,共21个班次,承担全市的客班任务;是年底,完成客运量28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6万人/公里。1970年12月30日,市汽车中心站开始经营和管理客运业务。1971年初,开辟相山至陈庄铁矿和相山至亳县班线。1972年10月,宿县地区汽运公司管辖的相山汽车站营运业务、工作人员移交市汽运公司。1974年,濉溪汽车站开辟第一条夜宿白沙集的班车,后逐步增加夜宿临涣、孙疃、三和、陈集、南坪等集镇班车。1977年3月15日,淮北、濉溪两汽车站共有客车30辆,1560座位,24条班线,其中跨省1条,跨区6条,区内17条,共72个班次;5月,开辟淮北至淮南班线;年底完成客运量131.6万人次,周转量5374万人/公里。1980年7月20日,开辟第一条开往河南省周口的班线;后相继开通河南省的郑州、开封、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商丘、太康、沈邱、郸城、新蔡、潢川、永城、项城班线。9月24日,增开相山至符离集接合肥至北京128次火车夜班车;10月1日,淮北至省会合肥班线首次开通。1983年,先后增开12条驻矿夜班车。1984年,全市专业客运车辆增至90辆,跨省班线10条,跨区班线45条,区内20条。1985年,濉溪县交通局一车队、二车队和三二五地质队各购买2辆客车,商业局旅游公司购车2辆,后发展到5辆参加营运。市第一个个体客运户张勇购买1辆旧客车,经批准运行淮北至宿县班线。至1989年个体客车发展到100辆2600个座位。经营的主要路线有淮北至徐州、宿县、萧县、青龙集、张庄寨、芦岭、涡阳、蒙城、阜阳、淮南、永城,成为国营客运的补充力量。1990年年底完成客运量609.6万人次,周转量2.95亿人/公里。1991年,盐城与淮北结成友好城市,开辟跨省长途班线。1989至1992年,改变传统走铁路弦角与铁路平行,实行铁路公路分流。先后开通淮北至山东的济南、泰安、邹县、枣庄、江苏的南京、常熟及首都北京班线。1992年底,全市共有营运客车350辆,其中,国营客车110辆,集体客车10辆,个体客车230辆;客运班线84条,451个班次,其中跨省29条,96个班次,跨区32条,118个班次,区内18条,107个班次;完成客运量711.2万人次,周转量3.04亿人/公里。
附:客运服务站简介
〔市汽车站〕1963年,相山汽车站成立,隶属宿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3间砖瓦平房,售票、候车、住宿共40平方米。1968年,迁址闸河路西侧,占地5亩,站房7间240平方米,停车场1000平方米。1970年12月30日,省汽车运输公司濉溪市中心站成立,站址设在淮海路291号,露天售票、候车。1972年10月24日,两站合并为市汽车站。1985年11月16日,省交通厅立项扩建,站址沿古城路北侧“一”字型临街,按接发量6000人次/日、停车100辆规模设计。1986年11月29日动工,1988年7月1日开业。建成后为JT3109-84二级汽车站、六级抗震能力,总面积4583平方米,售票厅280平方米,候车厅1440平方米,15个发车位。行包装卸采用电梯升降,车次、开车时间以电子灯光显示。附设旅社、餐厅、小卖部。
〔县汽车站〕1952年9月5日,在濉溪东关设站建4间草房52平方米。1973年3月15日,站址迁至淮海路和溪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18.4亩,候车室359.1平方米,办公室53.3平方米,售票房、寄存问事处、停车场4000平方米。1992年2月13日,省交通厅批准扩建车站工程计划任务书。按日接发量4000人次,主站房2113平方米,停车场4000平方米规模设计。
〔市社会客运服务站〕1990年7月1日,新建站候车室350平方米,停车场1600平方米。附设车辆检验台、洗车台、车辆修理部、小吃部、小卖部。站址在淮海路293号,隶属交通局汽车队。“车进站,人归点”,市运管处参与行业管理。
〔烈山客运服务站〕1991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站房5间250平方米,候车室3间,售票室、治安办公室各1间,停车场1200平方米。附设车辆检验台、洗车台、食堂、招待所、小卖部。站址在烈山工人村,隶属市第三运输公司。烈山地区个体客运车辆一律进站,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班线。区工商、税务、交警队参与管理。
上一篇:第一节 运输工具
下一篇:第三节 货物运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