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当局特务的破坏活动
1949年,皖南、皖北解放不久,一些潜伏特务即开始活动。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潜伏特务活动更加频繁。至同年年底,皖南、皖北两区共破获潜伏特务案700余起。台湾当局亦不断向安徽派遣特务,从事情报、策反等破坏活动。至1953年,发现派遣特务案26起,其中:保密局派遣8起,内务部调查局5起,国防部二厅4起,第三势力5起,其他4起。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后,国民党特务为逃避打击,在组织上实行短小精干的原则,破坏活动亦由普遍破坏转向重点破坏;在派遣成员上,由网罗土匪恶霸、兵痞流氓,改为使用面目尚未暴露、在当地又无血债的特务骨干及有公开身分俺护,特别是与人民政府内部人员有某种关系的分子进入大陆,或打入内部进行活动;在派遣路线上,由秘密从港台及其它岛屿潜入,扩大到小批量空投,开展所谓“敌后游击”,在农村,利用反动道会门进行破坏,利用江河湖泊及偏僻复杂地区或结合部,为其提供隐蔽活动场所。
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国民党特务在活动手法上又有新的变化:(1)逃往港台的特务,多以同乡、同学、同事关系,互相结合,然后向大陆寻找旧有关系,用通讯方式,反复接线、试探,然后选择入境的安全路线,潜回大陆,或派人或就地取材,指使其活动。(2)强调组织重于一切,单线领导,不发生横的关系。(3)在军事战略要地建立情报据点。(4)搞心理作战,采用飞机空扰,散发传单,空投食物、“慰问信”等。(5)谋取合法身分,打入内部伪装进步,骗取信任;或图谋长期潜伏,伺机而动;或制造事故、破坏生产;或拼凑小集团,发展组织,搜集情报。(6)利用天主教、基督教内的帝国主义分子、反革命分子等从事情报活动。是年就发现已潜入安徽的特务7人。他们以回大陆就业、求学及探亲为由,乘机潜入。有的通过关系,混入内部;有的作短期逗留,进行联络,或搜集特定情报后返回;有的先到农村立足,然后转入城市活动。
1962年,美国增兵越南,中印加境争端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台湾当局阴谋窜犯大陆。此时,安徽境内一些反革命分子与海外特务遥相呼应,加紧破坏活动。他们制造、传播反革命谣言,散发、张贴反革命传单和标语,投寄反革命信件。1962年6月,在揭露台湾当局阴谋向东南沿海进犯消息公布后的数月内,就发生160余起。更有甚者,一些反革命分子还组织反革命集团,阴谋武装暴乱。1962年1至8月,全省发现反革命集团案件25起,其中发生在城市15起,农村10起。省公安厅协同无为县公安局破获的“劳动党”反革命集团案,成员达87人,计划发展百万人,还拟定了“党纲”、“党章”、“党员标准”等。并派人去上海、长沙、九江、芜湖、合肥、安庆等地活动,图谋夺取枪支,杀害干部,抢劫仓库,攻打无为、庐江、铜陵,建立所谓“政府”,气焰十分嚣张。二、侦破特务和反革命案件
1956年至1966年,全省共破获特务、间谍案,反革命集团案,反革命标语、传单案,同海外敌特联系挂勾案,反革命谣言煽动案,反革命凶杀、投毒、纵火案,反革命破坏事故等各类反革命案件11510起。
〔王某特务案〕
王某(女),原在芜湖工作,后去日本。1957年初,在日本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同年6月返回芜湖,此后积极探听空军芜湖机场、海军造船厂等军、政情报,多次密写信件与海外特务机关联系。1958年3月,此案为芜湖市公安局破获,王某被捕,缴获密写药水、密语抄件、照相机等有关罪证。
〔刘临川特务案〕
1949年冬,刘临川潜逃海外。1950年初,刘由台湾赴香港,加入所谓“国际第三党”。3月,被派遣至上海,组织武装潜伏,并以“国际第三党”名义,组织“自由中国工农联盟”,自称苏浙皖负责人,委有“联络员”、“后勤主任”,建立联络点,并将所谓“反共救国军江苏游击队”收归自己直接指挥。案经上海市公安机关破获,而刘潜逃海外。1951年9月,刘又在澳门参与组织所谓“中国反共救国军安徽总司令部”,并任“总司令”。1952年又参加美“自由宗教大同盟”(又名“自由反共国际军远东指挥部”),专事搜集大陆情报。1958年7月4日,化名刘重生,以某公司与广州某旅行社洽谈生意为名,潜入广州活动,为安徽省公安厅逮捕归案。
〔中国国民党苏皖委员会案〕
1962年5月11日,在为首分子李某的策划下,一伙反革命分子结成反革命集团,成立所谓“中国国民党苏皖委员会”、“苏皖反共指挥部”、“苏皖反共救国军第六军”,并委任“书记”、“总指挥”、“军长”,“政委”、“宣传部长”、“财政厅长”、“特务部长”等职,制定“组织纲领”和“誓词”,绘制“成员一览表”、“任职一览表”、“党员登记表”等,筹集经费,迎接台湾当局“反攻大陆”。5月下旬,李至盱眙召集另一股同伙开会,传达组织分工。部署发展组织,张贴标语,制造舆论。6月,在长淮开会,调整“总指挥部”及各部“部长”职务,并决定以长淮澡堂为联络点,以投机倒把牟取暴利为活动经费来源。会后,油印传单60张,拟至怀远散发。6月30日,李等在五河开会。在主持其新党员入党宣誓时为公安机关侦悉。7月12日,李召集紧急会议,研究对策,被蚌埠市公安局一举捕获,并在其住处缴获一批罪证。三、开展反“心战”斗争
1950年,台湾当局特务机关即对安徽开展心理作战,简称“心战”。其手段多种多样,且不断增加和变化。主要有:用电台作反共广播,飞机空投、气球空飘反动传单及食品衣物,邮寄、夹寄所谓“谋略心战”函件和宣传品等。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对国家领导人进行诬蔑、诽谤;煽动反坏分子动机、劫船,教唆叛逃;以高官厚禄、重金奖赏为诱饵,进行策反;广播港台特务机关通讯联络地址,教唆密写投邮与其挂勾。
1952年,“心战”活动加紧。是年,飞临皖省上空的台湾当局飞机竟达50起85架次。受空扰地区有徽州、芜湖、安庆、滁县、六安、宿县、阜阳等7个专区的44个县及合肥、芜湖、安庆3个市,空投传单30余万张及大米、香烟、糖果、玩具等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心战”继续加紧进行,反共广播日夜不停,从香港、澳门、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向安徽邮寄反动传单,在进口货物中夹带反共文章等时有发生,飞机空扰频频,1956年进入安徽境内的台湾飞机达10余起20余架次。1961年又增派“心战”特务来皖,开展所谓“耳语”活动,进行“反共同心播种工作”,开辟所谓“大陆反共关系新来源”。
针对特务机关开展的“心战”,安徽各级公安机关采取了积极措施,开展反“心战”斗争。
为揭穿“心战”欺骗宣传,各地公安机关与宣传、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互相配合,对干部、群众开展法制宣传,尤其对青年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遵守法制的教育,严防受骗上当。揭露“心战”的反动性、欺骗性和危害性,自觉做到不收听“心战”广播,不相信“心战”宣传,不向特务机关写信挂勾。农村、街道、厂矿、企业在制订“乡规民约”、“爱国公约”、“职工守则”时,又将反“心战”作为内容之一,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收缴“心战”传单和策反物品:为不使“心战”传单、物品流散社会,每遇特务机关空投、空飘反共传单,立即发动群众全面搜缴。据1962年统计,全省共收缴空投反共宣传品12.3万余张和大批物品;并教育群众,对空飘物不藏、不食、不用。
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对与特务“心战”机关相呼应的反革命分子进行打击,是公安机关反“心战”斗争的重要措施。公安机关还和其他部门互相配合,发动群众,对听信“心战”宣传,与特务机关挂勾,或阴谋进行爆炸、暗杀、劫机等现行反革命活动者,经侦察核实,依法处理。
附:80年代,台湾当局的“心战”继续进行。以空投为例:1983年5月17日、6月23日、7月11日、8月2日至3日,徽州、宣城、安庆、六安、巢湖、滁县、宿县、阜阳等地区所属的50个县及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4个市,先后发现特务机关利用气球空飘反动传单、物品,计收缴传单、图片等185种70公斤,以及收音机、手表等物。四、剿灭空降武装特务
台湾当局于1952年至1960年,在安徽境内先后4次空投武装特务29人。除1人漏网潜逃外,其余均被抓获或击毙。
〔歼灭空降霍山的武装特务〕
1952年1月16日零时许,一架台湾飞机在霍山县城西南约45公里的殷山寨大花坪上空盘旋数周,空投特务10名,降落在千笠寺乡政府西半华里之乾塘埂前后小山坡及田畈河滩里。他们身着便服,各携手枪,并有电台两部及干粮等物。被投下的特务埋好降落伞后(有两只挂在树上未及取下),逃往山上隐藏。
16日晨乾塘附近民兵发现树上有降落伞,遂派人报告公安部门,并组成民兵小组上山追寻。至中午,2民兵将2名武装特务诱至山民家中进食,稳往他们。此时,大花坪民兵及时赶到,冲入屋内。两特务见势不妙,当即开枪抵抗,但终被捕获。
同日晨,该县组织公安、武装民兵及驻霍山的解放军警六营前往围剿。并成立临时指挥部于千笠寺,发动附近3个区35个乡的民兵、群众、治安积极分子等,将空投地点半径约20公里内的山隘、路口布上岗哨,并派专人监视当地的地主及被管制分子,警告他们:一旦发现特务,必须及时报告,争取立功。当日晚,石洋河民兵2人,在翁家岭遇2特务经过,随在其背后鸣枪(土枪),喝令站住二特务举手就擒,缴枪1支。
17日,六安专署公安处一副处长、军分区一副科长率公安部队和分区侦察排赶至千笠寺参加搜捕。晚8时许,发现3个特务过河,当即追捕,击毙1人,其余逃窜。
18日,进行搜山。中午,在翁家岭、殷山寨各捕获1名。下午,一名16岁女孩飞报指挥部,说有2名特务正过张家岭。由于天黑林深,搜山暂停,即派出力量将特务层层包围。
19日拂晓,继续搜山,一名特务因顽抗被击毙,另一名自杀。
经过数昼夜的围歼搜捕,计活捉李舟(三组组长)等武装特务6人,击毙2人,自杀1人。第四组组长陈厚斋逃窜。缴获武器弹药等一部。追剿部队牺牲班长1人,受伤2人,民兵负伤3人。
据特务供称:他们是台湾国民党“保密局”与“大陆工作处”合办的淡水游击干部训练班联络队,这次投下的是该队第三、四两组。任务是联络大陆上的“游击队”,发展武装,收集军事战略情报。计划活动地区是:三组以金寨为中心,在大别山区开展活动;四组在嘉山的黄花山、洪泽湖一带活动。因嘉山山小,不易隐蔽,故暂投在大别山,待至明春,再向嘉山一带推进。
〔歼灭空降广德的武装特务〕
1952年1月20日凌晨2时许,一架国民党飞机飞临皖省广德县六区九龙岗、天桥村、毛村等地,撒下一批反动标语。
是日中午12时,广德县公安局接六区报告:康村群众上山打柴,在九龙岗地区发现降落伞3只及大量反动标语。晚7时许,又接报告:东冲村山上发现9人,各持长短枪1支,并已向焦村方向窜去。
县公安局接报后,于当日下午派一股长及公安队指导员率2个公安班前往六区追捕。21日晨,该局局长又率2个班赶往空降地区。芜湖军分区侦察排亦同时到达。公安干部、公安部队、芜湖军分区部队及民兵汇合一起,计1000余人,开展围剿,组织搜山。公安人员与区乡干部一起,发动民兵、治安积极分子,清查户口,盘查行人。
22日晨,特务由焦村经莫村至黄金埠,冒充六区民兵,混过岗哨,向马里冲方向逃窜。围剿的部队及民兵、群众等,迅即将马里冲一带包围。25日下午1时,在观音岩山上发现特务,经激战后,9名特务全部被俘,缴获卡宾枪9支,物资、弹药一部。
据被俘特务供称:他们番号为“苏浙皖边区人民反共救国军突击纵队司令部”,司令马新灿。
〔歼灭空降金寨梅山的武装特务〕
1960年2月3日零时15分,一架大型台湾国民党飞机窜入安徽上空,经当涂、和县、含山、无为、巢县、肥东、肥西、六安、霍山、金寨、霍邱、颍上、凤台、寿县、怀远、灵璧、泗县等17县,在巢县、颍上、怀远、泗县境内撒下了大量的反动传单和报纸。
当日上午8时许,金寨县梅山水库附近发现降落伞2顶,各系包袱1个。下午2时许,又在同一山上发现降落伞6顶及电台、卡宾枪和衣服、食品等。经分析判断,是台湾国民党飞机空降的特务所用。
金寨县公安局当即派人前往梅山勘察,组织民兵对空投地区严密封锁。中共六安地委组织“反空降指挥部”,六安专署公安处派出干警赶赴梅山围剿。安徽省公安厅派侦察干部及2个分队的武装民警100余人,带警犬2只,由正副厅长率领,先后赶到现场。此时,金寨已全县发动,组织7万余人进行搜山。
4日中午12时许,追踪警犬发现目标,民警及参战民兵迅即包围,在距空降地点2公里梅山公社槐里大队的山沟里,捕获空投特务5名。5日中午12时,民兵在王家山将特务副组长章正信捕获。至此,6名特务全部就擒。
据捕获特务供称:他们是国民党“国家安全局”的,代号为“兰花小组”。6人均在台湾接受爆破、伪造、密写、通讯、地图识别、“游击作战”等训练。此次空降,企图在大别山作长期潜伏,搜集情报,组织暴乱,以配合“反攻大陆”。临行前,曾受蒋经国接见,每人提升一级,另奖黄金一两。并在“安全局长”陈大庆主持下,举行宣誓,写下“遗书”,表示“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
〔歼灭空降金寨江店的武装特务〕
1960年4月30日零时左右,一架台湾国民党飞机飞临金寨县江店上空,空投武装特务4名。
同日上午,解放军某部、公安部队、民兵等将空投地区包围搜索。至下午2时许,捕获1人。经审讯,始知此次空投4人。经继续跟踪追捕,1人因持枪顽抗被当场击毙,其余均被捕获,所携武器、物资全部缴获。
据被捕获的特务供称:此次空投系台湾国民党“国家安全局”的“第二空投小组”。4月21日接受任务派到大陆。原定28日在“安全局”接受蒋经国召见,蒋因故未到,改由陈大庆接见,举行招待、宣誓、照相等活动,并每人发黄金五钱。此次任务是为已空投大别山的特务送补给品。该空投组原计划着陆后3日内,在空投点的韭菜寨集结,然后派人至1094高地以西三岔河道口与其他空投组联络。
四次缴获台湾当局空降武装特务的枪支弹药和其他物品,参见表3—2—1。


五、对空了望和协作防范
台湾国民党当局对安徽山区极为注目,不断进行空投、空扰活动。因此,山区防范特别重要。50年代初,皖南、皖北公安机关就在黄山、大别山等重点山区,实行对空监视。
1953年6月9日,安徽省公安厅向安庆、徽州、六安、阜阳4专署公安处发出关于严防台湾国民党空投特务扰乱治安的通知,指示安庆专署公安处在岳西、宿松、太湖,徽州专署公安处在黄山、休宁、石埭、绩溪,六安专署公安处在霍山、金寨、霍邱,阜阳专署公安处在亳县、界首、太和、阜阳、临泉等大山区及边沿交界处加强空防部署,警惕空投特务,并随时注意地面政治情况。一旦发生情况,必须做到全部歼灭。有关专署公安处遵照省公安厅的指示,迅速行动。徽州专署公安处要求所属县公安局加强对农村治保组织“对空监视”的领导,加强山区边沿结合部地区的防空布置,特别是黄山、休宁、石埭、绩溪等地,尤要注意加强。自此以后,各地依靠民兵、治安积极分子普遍进行对空监视,凡遇飞机经过,认真察看有无空投,随时向上报告。
1958年7月,省公安厅指示各地公安机关与人民武装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基干民兵,根据需要,选择地点,建立对空了望哨,加强对重要山头的控制,一旦发现空降特务,公安、武装部门应全力以赴,坚决歼灭。7月以后,建哨工作在山区开展。至12月,仅皖南山区就建立对空了望哨396个,每哨位配基干民兵若干人,对空监视了望,对周围地、富、反、坏分子进行监督,防止破坏。
1962年,省公安厅又在大别山区的大姑山、漫水河、弥陀寺,皖南的五火山、九华山等重点山地,建立由省公安厅直接掌握并受所在地专、县领导的对空监视据点,每点驻扎武装警察,配备电台,一旦发现空投特务,立即组织民兵围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