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油作物种植
一、麦类
淮北市种植的麦类有小麦、大麦(包括啤酒大麦)、元麦和荞麦,饲料以小麦为主。
1959至1964年,小麦品种第一次更新,主要品种为碧蚂1号,其余有和尚头、白穗白等,平均亩产24公斤。1965至1969年,引进推广安徽8号、徐州14号、北京8号、丰产3号等品种。由于注重施肥,劳畜力增强,产量恢复到1958年前的水平。70年代,推广丰产3号、泰山1号,良种得到第二次更新,生产稳步发展。1970至1978年,平均亩产75公斤。80年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化肥施用量剧增,氮、磷肥从配合施用到配方施肥,品种布局由单一品种发展为高、中、低肥及早、中、晚茬配合的良种使用体系,推广博爱74-22、郑州761、西安8号、丰农3217、马场2号、濉麦4号等良种,小麦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1980至1985年,单产由117公斤增至234公斤。1987年单产261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8至1992年,小麦生产滑坡,一直没能恢复到1987年的生产水平。
大麦年种植面积占秋种的10%左右。80年代后期,由于养殖业的发展和西引2号品种的引进推广,种植面积趋于扩大。啤酒大麦为零星种植。荞麦一般在夏播作物受灾情况下种植。正常年份极少种植。
二、玉米
建市初期,玉米主要与红芋套种、大豆混种,少量单独种植,以春种为主,面积5万亩左右,单产不足50公斤,主要种植常规农家品种。1966年、1967年,亩产超过50公斤。1969年引进玉米双交种双跃3号,亩产超过100公斤。双跃3号延种至1976年成为主要品种。是年,玉米种植16万亩,单产150公斤以上。1977年,开始推广郑单2号、中单2号、新单1号等单交种。进入80年代,由于受价格因素的制约,玉米生产受挫,1981至1983年平均种植面积6万亩。从1985年开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高产高效作物,玉米面积迅速扩大,并且由以春播为主改为以夏播、清种为主,春玉米只有零星种植。继中单2号、烟单14、丹玉13等单交种在生产上应用以后,淮北市又引进一批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株形紧凑的单交种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2号等组合。通过实施“丰收计划”,推广“夏玉米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单产大幅度提高,1991年玉米达到49.17万亩,单产340公斤。是年,市农技站在相山区丁楼村种植1.19亩夏玉米,创903公斤的全市高产纪录。
三、豆类
1957年,有黄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爬豆等,黄豆种植面积最大。黄豆种植面积112万亩。1958年由于推广高产作物红芋,黄豆受挤,种植面积剧减至56万亩,加上管理粗放,产量大减。1959至1966年,平均年播种面积54万亩,单产26公斤。1967年,在作物布局上提出“主攻小麦、恢复黄豆、压缩山芋”的方针,推广良种徐豆1号,增施磷肥,合理密植,加强田管,黄豆生产开始回升。至1979年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在五六十万亩,平均亩产58公斤。1980年濉溪县农科所种植跃进5号,亩产208.4公斤。1980至1985年,推广跃进5号,采取麦茬种豆,增施磷肥,补氮肥、添微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平均年播种面积60.90万亩,亩产71公斤。其间,1981年、1983年单产突破80公斤。1986年以后,调整种植业结构,黄豆面积逐年压缩。1990至1992年维持在40万亩左右,主栽品种有豫豆2号、豫豆8号、科丰34号(时称洪引1号)等一批高产品种,由于受旱灾影响,管理粗放,多种虫害并发严重,亩产一直在80公斤上下徘徊。
绿豆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以夏播为主。1980年以后,随着徐引1号、中绿1号等良种的应用,产量、品质逐年提高。蚕豆、豌豆为零星种植,多作菜用。小豆种植时有时无,面积甚少。
四、薯类
主要是甘薯,又称红芋,种植历史悠久。建市初,推广胜利百号和火炕育苗等技术,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亩产60多公斤。70年代,提出“压缩夏山芋、扩种春山芋”,改进施肥技术,采取施包心肥、逐棵追施饼肥和草木灰,年均种植62万亩,亩产190公斤。1980年以前是农民的主要口粮,80年代基本转作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推广徐薯18,单产水平显著提高,1983至1989年平均亩产325公斤。随着麦田面积的扩大,春山芋面积减少,夏山芋扩大。1991至1992年,常年种植40万亩左右,基本上是春、夏面积各半。
五、稻谷
1、水稻1958年,提出“旱田改水田,淮北变江南”、“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口号,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大面积“稻改”。是年种稻21.1万亩,亩产38公斤。1959年夏季大旱,无水灌溉,水稻大面积旱死绝收,面积减至11万亩,1961年水稻不足5000亩,到1968年基本停止大面积种植。70年代,稻谷种植逐渐回升,1976年达到9万多亩。80年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由于水利设施不配套,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至90年代初期只有濉溪县雷山村、市郊矿山集镇和靠近煤矿塌陷区的地方有成片种植,多是麦茬稻。
2、旱稻在淮北市播种期为6月上旬,成熟期为9月底至10月初,比水稻早5~10天,适宜麦稻连作。1990年,濉溪县四铺区农技站从北京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引进夏播、抗旱性较强的旱稻2号、3号两个品种,试种面积108亩,平均单产277公斤。次年5月,濉溪县科委举办旱稻栽培技术培训班,并制订配套政策加以推广。因受灌溉条件限制,群众没有种稻习惯,大面积种植未获成功。
六、杂粮
主要是高梁和谷子,建市前高梁常年播种50多万亩。由于单产低而不稳定,1960至1970年播种面积维持在20~30万亩。1971年以后,为解决酿酒原料,积极恢复高梁生产,推广杂交高梁,采取夏播。但由于经济效益较低、虫害、雀害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面积逐年压缩,至1992年面积不足万亩。
谷子为零星种植,面积一直较小。
七、棉花
建市初,推广斯字棉,产量和品质优于本地中棉,成为主栽品种。1958至1959年,年均植棉15万亩,亩产皮棉8公斤。60年代初,棉花生产大滑坡,1962年全市植棉5万亩,亩产皮棉2公斤。随着岱字棉15号、岱字棉16号、中棉2号、中棉3号等优良品种推广使用,播种面积逐步回升。1966至1976年平均播种10万亩左右,亩产皮棉19公斤。在栽培措施上,全面推广深开沟、浅播种、脊封土、适时去脊技术,在种植密度上,吸取早先过密或过稀的经验教训,亩定植4000株左右,施底肥棉田占植棉面积的60~70%,追肥面积扩大,由过去追施一次增为在苗期、花期两次追肥,一般亩施氮肥15~20公斤。1980年以后,陆续引进鲁棉1号、徐州514号、中棉10号等优良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短季棉,并推广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技术,注意增施底肥,采取“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措施,单产大幅度提高。1984至1988年平均亩产皮棉58公斤,其间1988年植棉19.86万亩,亩产皮棉69公斤,是单产最高的年份。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推广徐州553号、泗棉2号、皖夏棉1号等优良品种,推广适时打顶、除早蕾、化控技术,加上国家在收购价格和政策上的扶持,种植面积有较大突破,1991年一度达到40万亩。1992年,由于棉铃虫害猖獗,单产一直未达到1988年的水平。
八、芝麻
芝麻是淮北市传统油料作物。建市初,播种面积5万亩,亩产15公斤。1961年,播种面积缩小至5000亩。1963年水灾,全市2.48万亩芝麻绝收。1966至1978年,芝麻生产回升,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多亩,亩产25~30公斤。1978年以后,扩大经济作物,推广夏直播及间混种技术,小杈麻和霸王鞭等高产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79至1985年,平均年播种12万亩,亩产43公斤。80年代后期,引进推广中芝3号、中芝7号、豫芝4号等良种,种植方式由单一的清种发展为清种、芝麻混种两种方式并存。1988至1992年,平均年种植18.16万亩。
九、油菜
种植历史较短,1964年首次引种芥菜型小油菜,是年种植400亩,亩产12公斤。1965年、1966年又连种两年,年年有收,打破了淮北不能种油菜的旧观念。“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停种,1972年,开始推广甘蓝型油菜,采取育苗移栽,面积不断扩大。1982年,油菜面积近7万亩,单产67公斤。至1985年,首次超过10万亩,单产突破100公斤,上升为主要油料作物。1990至1992年,随着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引进,采取育苗移栽、喷施多效唑、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施用肥等增产措施,油菜生产稳步提高。
十、花生
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多作生食,少量用作榨油。1958年,种植5万亩,亩产88公斤,是50年代扩种花生的高峰年,品种以农家品种大毛秧、小把子为主。1960至1962年花生种植锐减,面积不足千亩。1963年,从山东引进伏花生试种,因比大毛秧生育期短、产量高,是年面积扩至2万多亩。但由于夏秋阴雨连绵,亩产仅8公斤。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虽然号召扩大种植,引进良种,但面积始终在万亩上下。1980年以后,引进徐州68-4、中花系列伏花生、海花1号等优良品种,花生面积扩大,并常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亩产100公斤上下,总产占油料产量的40%左右。
十一、麻类
苘为淮北市传统的经济作物,种植零星分散,主要自产自用。1965年,引进黄麻、红麻试种成功。由于红、黄麻生长旺盛,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在淮北市发展较快,次年种植3000多亩。因红、黄麻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不结实,每年需从外地引种,但农民仍有沿袭种植苘麻的习惯。1978年,濉溪县种子站从广西引种,全市红、黄麻种植6000多亩。1985年,面积450亩,亩产突破100公斤。90年代初期零星种植。
十二、烟草
建市前后,只有嗜烟者零星种植晒烟。1964至1968年,为解决烟草工业原料,引进良种,聘请烟农,选择种植基地,开始种植烟草。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亩产突破百斤,品质良好。此后,面积逐年减少,1981年全市仅17亩。90年代初期,为分散零星种植,面积200亩上下,亩产100公斤。
十三、糖料
零星种植当地小甘蔗,用作生食,产量低而不稳。90年代引进南方大甘蔗,试种成功,在近郊有小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