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植保与加工机械
一、植保机具
50年代初,使用666粉等农药进行病虫害化学防治;植保机具主要有手摇喷粉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956年,孙疃拖拉机站曾引进大型机动喷雾器,使用效率高、效果好,但因用药量大、使用不便而停用。60年代,出现单管喷雾器和踏板喷雾器,这类手动喷雾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很快在全市普及。70年代,始用小型机动喷雾机,其中工农-36型使用灵活、方便,效率较高。1979年,全市有机动喷雾(粉)机32台/63.21千瓦。1980年,濉溪县开始推广东方红-28型机动喷雾器,该机一机多用,喷粉、喷雾均可,很受群众欢迎。80年代,背负式小型机动弥雾机发展较快,但植保机具仍以小型背负式手动塑料喷雾器为主。1992年,全市有手动喷雾器2万多架,机动喷雾机330台/705千瓦,机械植保作业量12.86万亩。
二、加工机具
50年代后期,始用机电动力驱动,改进旧式石磨、榨油等粮油加工机具。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机电排灌动力有较大增长,机电动力在非排灌季节用于粮棉油加工,使境内米面、榨油、弹花、轧花等机械基本普及。70年代中后期,在国务院“农村粮油加工要在1975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指示推动下,粮油加工机械推广加快。到1979年,全市有加工机械3620台,其中米面加工机械2484台,轧花机784台,榨油机695台。农村自给性粮油加工已实现单机作业的初步机械化,碾米机、磨面机、榨油机、弹花机、打浆机、粉碎机等大量应用。80年代初,国家放宽经济政策,农户个人或联户开始购买加工机械和销售农产品,社队原有的加工厂和作坊逐步由农户承包或折价卖给农民个体经营,农村粮棉油加工业日益兴盛。1988年,全市加工动力有4.54万千瓦,米面加工机械4268台,榨油机525台,棉花机械455台。1989年以后,国营、集体大中型粮油加工成套设备上马和扩容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小型加工机械的发展。1992年,全市有农副产品加工动力5.4万千瓦,米面加工机械2555台,榨油机598台,棉花机械452台,淀粉加工机械333台,加工总量36.7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