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货币流通与管理

第二节 货币管理

一、现金管理
1961年,市人行开始核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逐笔审查单位现金,推广银行转帐业务。1962年,市人行制定《关于加强现金管理的几项规定》,规定各单位必须按季度向开户行报送现金出纳计划。“文化大革命”期间,现金管理制度遭到破坏。1975年12月,市人行、市工商局、市劳动局为使社会闲散运输队、土木建筑队和用现金量较大的单位有计划地使用现金,联合制定了多项现金管理办法,对控制现金使用起到积极作用。
1979年,市人行改进现金管理办法,将审批备用金的额度由100元提高到300元;对外地带入淮北市的采购款,只要交易正当,允许单位收取现金;对零售商业为弥补当地货源不足,需携带现金到农贸市场采购农副产品者,经审查批准给予提取现金。是年7月,试行“现金管理簿”制度,除零星开支外的现金开支都需通过“现金管理簿”存取。
1981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市人行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的监督工作,以控制货币投放的增长。1982年,市人行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积极组织货币回笼的通知》,加强现金管理的宣传、检查和监督。是年,全市农村生产队库存现金不足万元;公社及社队企业库存现金也较1981年降12.5%;城市集团单位库存现金270万元,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5.06%,比1981年下降21.89%。1984年,部分单位和部门强调扩大企业自主权,放松了现金管理。是年,全市集团单位库存现金总量较1983年增长9.36%。1985年,市人行组织开展现金管理大检查,现金管理得到加强。1986至1987年,金融机构为竞揽存款而放松现金管理。1988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现金管理条例》,12月开展全市现金管理大检查。1989年11月,市人行向市各专业银行、企事业单位转发省人行《关于印发〈现金结算帐户暂行办法〉的通知》。1990年3月,全市实行“现金管理卡”制度。
二、工资基金监督
1961年,市人行对全市工资发放实行监督。1962年3月,市人民银行、市计划委员会、市劳动局、市财政局联合颁发《关于严格执行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明确监督范围,9月对工资基金管理又作补充规定。1964年起,淮北市地方工资指标改由市劳动局掌握,银行监督支付。1966年后,工资基金管理工作消弱,工资性支出大幅度增加。1972年12月,市人民银行、市财政局、市劳动局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规定各部门下达用工计划时,必须同时下达职工工资总额计划。1974年1月起,对集体单位实行工资基金管理卡制度。
1979年2月,国务院下达通知,制止滥发奖金和津贴,压缩计划外用工;10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严禁年终突击发钱,制止滥发奖金的通知》;是年,全市年末职工总人数较1978年减少17%,工资总额较上年减少2.9%。1981年和1982年,工资基金支出增幅分别为17.1%和34.5%。1983年,银行严格执行规定,监督工资资金支付,是年全市奖金支出较1982年增长1.9%。
1984年,银行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规定》,放松了工资基金管理。全年资金支出3054万元,较1983年增长24.04%。1986年6月,全市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均实行“工资基金管理册”制度,建立工资基金管理台帐。1987年后,银行对工资基金监督与管理工作逐渐淡化。
三、金银管理
1.金银收兑1963年,市人行开始办理金银收兑业务,依照自觉、自愿的原则。到1968年,市人行所收金、银数量极少,金银占款年均只有百元。1969至1980年,全市出现两次金银收兑高潮,1970年前后,抄家没收金银较多,形成第一次高潮;1980年,农村出土无主金银较多,形成第二次高潮,共收购金银占款27427元。1980年后,相继成立数家金饰品专营商店,售出的黄金饰品逐年增多。加之国家上调黄金收购价格,形成以回收金饰品为主的黄金收兑高峰,年均收兑占款为8000元;但白银回收量下降。
2.金银配售1985年以前,全市用银单位主要是淮北矿务局、淮北发电厂及带锯房,每年需银约20千克。1985年后,淮北市低温度镀铁厂和三二五地质队电器厂,两家每年也需银5千克。至1992年底,银行未开展黄金配售业务。
3.金银管理1961至1977年,银行收兑技术水平不高,仅进行简单的杂色银收兑。1977年,《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办法》颁布,市金银管理工作由单一的收购兑换逐步向收兑、配售、售后管理多职能转变。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市金银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985年,淮北市第一家出售金饰品的专柜经批准开业。至1992年底,由市人行审查报省人行批准的金饰品专营商店(柜)有6家。
上一篇:第一节 货币投放与回笼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