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群众团体

第三节 淮北市妇女联合会

1964年3月3日,召开濉溪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濉溪市妇女联合会成立。全市有家属委员会17个,12个女工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市妇联并入群众工作组,妇女工作有专人负责。1972年1月,相山区妇女联合会成立。1973年恢复淮北市妇女联合会。1974年12月,郊区妇女联合会成立。1977年2月,濉溪县妇联从宿县地区划归淮北市管辖。1979年5月21日,成立淮北市幼儿保教委员会;1984年4月29日,改为淮北市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1987年4月30日,改为淮北市儿童少年工作委员会。1984年7月,杜集区、烈山区妇女联合会相继成立。至1992年底,县、区以下设妇联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妇联10个,城镇居委会妇代会141个,村妇代会549个,厂矿企业单位建有295个女职工委员会。市妇联1983年被淮北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受市政府嘉奖,1990至1992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妇联组织,1992年被全国“恩威杯”大赛组委会授予地市级先进组织奖,1992年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附表:16-6妇联历次代表大会单位:人
一、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根据《关于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的报告》,1964年为94名子宫脱垂病人治疗,按照“三调三不调”的原则,为131名井下女工调到地面工作。1974至1981年女工集中的厂矿建有冲洗室9个,孕妇休息室6个、淋浴室68个、哺乳室62个。1980年10月至1992年6月,先后开展了宣传月活动5次,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7月,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召开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会议,并下发了《淮北市培养选拔女干部规划》,《关于建立妇女委员会的意见》等文件,在新组建的33个乡(镇)班子中,配有女副乡(镇)长11人,女副书记2人,参加党委的女干部8人,配齐了33个乡(镇)妇联主任。至1992年底,全市配有副县以上女干部49名(含淮北市代管的省属、部属企业)。
二、儿童工作
1959年全市有幼儿园1所、入托儿童80名。1974至1982年庆祝“六一”节,市妇联会同市体委举办幼儿运动会5次。1979至1986年市妇联举办幼师培训班11期,培训幼师770人次。1985年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教会接待儿童卫生咨询检查9328人次,其中微量元素测定1500人次。1989年,会同市文化局、市教委举办首届文化节《金色的童年》文艺专场。1986年3月至1992年底,幼师自制教学玩具,幼儿讲故事活动等有10项获省以上奖励。从1982至1990年全市办起家长学校2510所,参加学习的家长2.5万人次。1991年“六一”节,会同市文化局举办《童心向党》联欢会。1992年举办家教知识讲座140场,受教育者达1.5万人次。全市各类园所(含学前班)发展到528个,入托儿童3.6万名,有保教人员2033名。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974年,全市12个煤矿灯房开展了“三八”红旗手竞赛,沈庄矿灯房矿灯管理完好率达95%以上。1973至1978年,淮北供电局“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连续5年在22万伏超高压线路上作业,并参加全省带电作业表演。1981年4月,市妇联在濉溪县临涣区举办养兔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1985年发动妇女创办第三产业,创办商业店组1984个,安置妇女就业2892人。1989年市妇联发动妇女参加爱国支农储蓄活动,全市共吸储958万元,完成省下达的650万元任务的159.7%。1992年市妇联发动20万农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活动,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77期,受培训妇女14.4万人次。掌握1至2项技术的有13.4万名,涌现出生产女能手2000名,女农民技术员182名,女科技示范户3775户。
1979至1985年,妇联先后召开“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3次,共表彰“三八”红旗手748名,“三八”红旗集体56个。1992年3月8日,市妇联表彰“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先进个人479名,先进集体35个。
四、创建精神文明活动
1982年、1985年,市妇联两次共表彰“五好”家庭357户,“五好个人”187名。受全国妇联表彰的“五好”家庭15户,其中全国“五好”家庭许秀兰的事迹收入在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风谱》中。1986年对全市妇女开展“四自”、“四有”教育,全市各级妇联共组织66个宣讲队,“四自”、“四有”精神宣讲会349场,受教育妇女13.39万人次。1990年市妇联会同市体委、市总工会举办妇女运动会。至1992年,会同市电视台先后拍摄了《情系矿山》、《400名出嫁女赡养老人》、《淮北妇女之歌》、《淮北妇女谱新篇》、《淮北妇女展英姿》、《妇女禁赌树新风》等专题片。
上一篇: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淮北市委员会
下一篇:第四节 淮北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