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空预案
1974年3月,拟制了市人口疏散预案。内容为:临时疏散预案和紧急疏散预案,划分了疏散区片,制定疏散原则、方向、地点。1975年3月,对人员疏散预案进行修改、充实。1979年9月,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淮北市临战人口疏散规划。
1985年至1986年6月制定了防空预案,内容为:防空袭基本方案和13个临战防空保障计划。
1991年,建起了安徽省人防系统第一个人防指挥室,面积110平方米,内设图板、电光声一体沙盘,使人防系统的全局与每个阶段都能明确形象地显示出来。
至1992年,全市进行防空袭演习达数10次,规模较大的有3次。1969年12月,在相山地区进行演习,参加演习的干部、职工、师生、群众达1万多人,内容为:人口疏散、对空射击、消防、救护、交通管制等5项。演习时,当各单位听到空袭预报后,各级指挥员迅速进入指挥位置,人员停止工作、学习,立即转入安全地域,老、弱、病、残、孕妇行动不便,就地疏散隐蔽,全相山地区实行交通管制,行人停止行动,马路、广场、集体场所的人员和来不及隐蔽者,就地疏散隐蔽。1970年10月21日,在相山地区进行了一次灯火管制演习,演习警报发放后,职工、居民、驻军等,立即熄灭灯火,坚持生产的单位采取了灯火伪装措施,切断居民区、附近郊区电源;专业队坚守战斗岗位待命行动,实行交通管制,火车闭灯行驶,汽车停止行驶,待演习解除警报后,市区恢复正常活动。1973年11月6日至7日,组织了针织厂、人民医院、建筑公司、工程处、总机厂等5单位不同内容的防空演习。
1964年,人防办公室与市武警中队、市消防队、矿务局等有关单位建立了防空警报联系,并设立了望哨。1969年冬,租用市邮电局无线电警报信号收信台,接收南京军区空袭警报信号,日夜收听。1970年在大型厂矿设置了警报点19处。1983至1984年间,分别在淮北电厂、选煤厂增设了DJ-13型警报器两台,音响覆盖率达50%。1985年4月,组建了人防通信站;11月建立有线通信网,开设50门供电式总机,3对中继线,并借用军分区专用线使用。1988年6月,人防通信站更换了100门人工总机。1989年配备100瓦单边带电台。1990年10月,配备了三类传真机。1992年通信站更换了200门程控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