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七章 文物胜迹

第四节 馆藏文物

至1992年博物馆藏文物约有3000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锚、石砚(三足)等。青铜器中兵器有剑、弩、镞、矛、矛柄;生活用具有镜、铣、带钩、铜权、铜龙头、龟钮印;货币有楚国的裤币、蚁鼻钱、五铢、大泉五十、货泉以及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各种货币。陶器有灶、鼎、壶、罐、井、楼、仓、豆、耳杯、磨、奁及鸡、鸭、人俑等。铁器有刀、剑、素面镜、鼎、犁铧、镂角、锄锛、锤、铁狮子等。画像石刻有车马狩猎出行图、朱雀、玄武、飞龙、飞虎图、双龙穿玉壁图、石羊、石色雕像,还有宋至明清碑刻数十方。金银器有鎏金银插花、莲花银盘等。
一、石器、玉器
1、石刀长18.5厘米,上宽11.4厘米,刃部宽14.3厘米,厚0.9厘米,上方有一钻孔,两面对钻,直径1.9厘米,豆绿色,通体磨光。1980年相城出土。
2、石斧长12.2厘米,上宽7.2厘米,厚4.4厘米,下宽8.2厘米,厚1.2厘米,无孔、黑色磨光。1982年相城孟山路南黎铁路立交桥基础工程中出土。石刀、石斧系原始的生产工具,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器物。
3、三石观圆形、石质、直径32厘米,高9.5厘米,重8.75公斤。三足雕像为熊,底部浮雕一条飞龙,周围阴刻着汉人纹饰的图案,线条细如发丝。1976年相城东点将台(汉墓)出土。曾参加全国和安徽省出土文物展览。
4、铜镂玉衣片汉葬服用,大小不等有3.5厘米见方和3.5厘米×4.9厘米长方形的数种。四角有孔,出土时孔有铜绿锈,玉片色有白、绿、灰等,属汉代铜镂玉衣上的玉片。1978年相城东点将台(汉墓)出土。
5、玉龙头长8.6厘米,头高1.8厘米,宽1.3厘米,尾部残缺,玉石黄绿色,属玉玩。1976年相城东点将台(汉墓)出土。
二、金银器
1、鎏银插花隋唐时期的首饰,共20枚。每枚长分别为30.5厘米,29厘米,31.9厘米,32厘米,25厘米,29.3厘米,32.5厘米不等。花首部分长分别为11厘米,9.7厘米,10厘米,9.5厘米,9.4厘米,8厘米,3厘米,5厘米不等。花托长分别为3.5厘米,3厘米,4厘米,2厘米,2.5厘米不等。插花纹饰精美,内容丰富,有花鸟、昆虫、人物。姿态形象生动,有开放的莲花、牡丹,有丰硕的石榴、仙果,还有含苞待放的花朵;有飞翔的凤凰、嬉戏的鸳鸯、比翼双飞的小鸟,还有未飞和站起抖翅用嘴洗啄羽毛的小鸟;有飞落花丛中的蜜蜂,还有仙童脚踩莲花大闹海龙的场景。流金银插花制工精细,显示了隋唐时期金银细工工艺的技术水平,在纹饰方面丰富了隋唐时期金银首饰的内容,为研究隋唐时期的服饰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1985年3月14日,濉溪县三铺集宿(县)永(城)公路北侧古运河南堤出土,出土时窑藏在砂坛内,同时还出土有银盒、银碗、银盘、银壶等。
2、鎏金银质圆果盒隋唐时期的生活器皿。圆果盒呈八瓣莲花朵形。由盖和身两部分组成,平底,通高3.7厘米。盖高1.4厘米,直径6厘米,盖的中央有一突起的麒麟,周围有花藤花叶,平面阴刻着细密的鱼鳞纹饰,盒的上下层周围阳刻着锯齿形的几何纹饰。鎏金银果盒制作精细,造形美观,为研究隋唐时期的金银细工工艺提供了实物依据。1985年3月14日,濉溪县四铺集宿(县)永(城)公路北侧古运河南堤出土,出土时窑藏在砂坛内。
3、莲花银盘隋唐时期的生活器皿。银盘通体为莲花形,盘内有一莲花,两个莲花均卷沿,平底。外花口径16厘米,内花12.5厘米,底径9厘米,盘深1.5厘米。1985年3月14日,濉溪县四铺区三铺集宿(县)永(城)公路北侧古运河堤出土,出土时窑藏在砂坛内。
4、莲花银碗隋唐时期的生活器皿。莲花形,由6个莲花瓣组成,平底,口径11厘米,底径6厘米,深4厘米。它的出土为研究隋唐时期的生活器皿和银器创作提供了资料。1985年3月14日,濉溪县四铺区三铺集宿(县)永(城)公路北侧古运河南堤出土,出土时窑藏在砂坛内。
三、铜器、铜币
1、战国铜短剑缺尖部,全长约47厘米,现存长32厘米,其中柄长9厘米。1976年搜集。
2、春秋战国铜镞长3.6厘米,上槽距1.2厘米,三棱形,尖棱至今还很锋利。古相城西城墙出土。1964年征集。
3、铜龙头长形,属器物饰件,上长13厘米,下长15厘米,头高3.1厘米,宽2.5厘米。1976年相城东点将台(汉墓)出土。
4、汉铜镜残成两半,直径16.1厘米,图案中有18孔,有凤、龙、蛇、龟、四不象等9个动物,还有规则的几何图案。1976年12月相城出土。
5、殊布当忻钱布楚国货币,裤形,首部有孔,长10.2厘米,头宽2.5厘米,肩部3厘米,正面有字“殊布当忻”反面有“十货”,在现存古钱币中极为少见。1985年在相城东城墙取土时发现。
6、楚国蚁鼻钱又称“蚁鼻钱”、“女六铢”、“鬼脸钱”,其重量有轻有重。现馆藏的属小型,是楚国的钱币的一种。1975年在淮北发电厂出土。
7、梨花镜唐代制作。直径为30厘米,厚0.35厘米,边宽3厘米,镜面清亮明。背面外围的花纹由3朵云纹、3朵花、3只飞鸟组成,内周有6朵盛开的大梨花,钮周有3朵花和3只飞舞的蝴蝶,制作精细,实为罕见。1976年在铁佛焦岗村出土。
8、铜权元代的秤砣。呈亚腰园柱体,高9.5厘米,重525克。上方为方形,中间有圆孔钮,鼓腹、高底座,肩部有弦纹一道,底座有弦纹两道,权腹上铸有阴文“廿六”字样。1983年铁佛石羊村出土,为研究元代衡器提供了实物资料。
四、铁器
1、铁鼎汉代生活用具。高27.5厘米,外口径18.5厘米,腹径29.6厘米,腹沿宽1.7厘米,足高16.5厘米,重8.75公斤,环形耳,马蹄形足,耳的上下两侧有弦纹4条,3个足上各有阴纹4条。1964年10月在相城征集。
2、镂角汉代生产工具。形似牛角,长16.5厘米,角跟孔似蛋形,直径分别为8厘米、5厘米,角上有两孔,直径分别为2厘米、1厘米,为播种之用。这一双孔镂角在全国已很少见,曾选送省展览。1964年出土于相城墙外(今淮海路与濉溪路相会处西)。
3、汉铁斧汉代生产工具。长13.6厘米,上宽6.4厘米,刃部宽6.2厘米,侧部上宽3.5厘米。1965年相城出土。
4、汉铁锛汉代生产工具。锛长9.6厘米,其中锛裤长4.5厘米,锛宽9.1厘米。1964年相城出土。
5、汉铁锄汉代生产工具。长8.3厘米,宽14厘米。1979年相城出土。
五、陶瓷器
1、汉钱范母圆形方孔,字“大泉五十”,为铸币制作铁范所用。1962年在古相城内皇堂墓(原矿工医院内)出土。
2、汉钱纹罐高22.2厘米,口径12.4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12厘米。圆形,上有两耳(桥形),平底、红胎、黄釉,耳至口处有5条弦纹,下有园形方孔钱纹,字为“卅五”。考古分析,可能为当时收藏钱币之器物。1975年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出土。
3、汉陶钫壶生活用具。高46.6厘米,其中盖高3.9厘米,腹宽22厘米,口径为12.7厘米×13.2厘米,盖为14.5厘米×14厘米,方圈足,高为5.5厘米,圈足为14.5厘米见方。壶腹上方有一对称的纹饰,整个陶壶为灰色无釉。1979年相城洪山新村基建时出土。
4、汉灰陶楼两层,全高45厘米,底层高为20厘米,上层加顶盖高为25厘米,楼身底层长28厘米、宽为14.7厘米,上层长为26厘米、宽为14.5厘米。上下层正面均有门、窗,并有装饰图案,底层内有楼梯,造型美观。属冥器,它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可靠实物资料。1965年在古相城东墙外出土,曾送安徽省展出。
5、彩绘瓷罐圆形,有两耳,圈足,外釉乳白色,内釉白青色,外釉下绘有黑色花卉。高28厘米,上口径17.5厘米,圈足高1.8厘米,直径11.2厘米。1973年11月相城南出土。经鉴定为隋时期的彩绘瓷罐。1977年参加全国出土文物展览。
6、跪式吹箫汉陶俑高7厘米,身穿汉代服装,头戴济公帽,上身直立跪坐,双手持长箫吹奏。1975年高岳公社徐暨村西山下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演奏和乐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7、彩绘陶虎枕隋唐时期枕具。红陶胎,黄、绿、黑三彩釉。虎形,通体长37厘米,高12.5厘米,呈半圆卧式,头向左转,眼睁,耳闭,嘴闭,左嘴角衔着一片青荷叶盖在虎背上。虎枕造型美观,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工艺技术水平,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和习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1968年濉溪县四铺区四铺闸河东新汴河工地出土。1985年冬征集。
8、“八仙馆”壶宋代瓷质酒器,因壶上写有“八仙馆”题记故称。形呈瓶式,下方稍细,为轮制。通高24.7厘米;圆口、外径4.3厘米,内径2.3厘米;短颈,高3厘米;四耳、圆腹,径11厘米;圆底、圈足,外高2厘米,内高0.5厘米。外径7.7厘米,内径4.4厘米。壶施白釉,耳的下方棕褐色釉料写有行书体“八仙馆”3个字,其下有部分棕褐色釉。该壶与萧县白土窑出土的宋代“八仙馆”壶,形、胎、釉、书体均相似,对研究宋代萧窑烧制瓷器工艺技术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1984年10月濉溪县铁佛区古城乡黄庄出土。
六、汉画像石刻、石雕
1、狩猎车马像石形似马凳,高113厘米,上宽49.5厘米,下宽112厘米,厚33.5厘米,凳面一侧面刻有画像,凳面刻一狩手持弓箭射一只飞虎;侧面上方刻有天神、天狗和扶桑树。下方刻着两幅反映人间生活的图案。上部为狩猎图,其中一猎手骑马持弓箭追逐一只奔跑的梅花鹿,另一猎手在前方持猎网待获;下部为出行图,车主乘一辆马车出巡,车夫挥鞭打马欢奔,车前一员骑手好像是先行报信,他前方有一人恭敬地站立迎接。1975年淮北发电厂出土。
2、石羊身长107厘米,高47厘米,腰宽53厘米。卧式,头转向右,头长25厘米,宽28厘米,两角间距39.5厘米。雕刻刀法粗犷、形象生动,为汉代雕刻艺术珍品。1981年高岳皇后窑出土。
3、“建初四年”兽面衔环汉代墓门画像石。长1.12米,宽0.57米,上方刻一只凤,下方刻兽面衔环,左上方刻“建初四年”(汉章帝刘年号,即公元79年),为隶书体,整个画面除凤的两足及“建初四年”为阴刻,其余均为浅浮雕,画像呈孤状凸起,画像轮廓外为减地。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书体的演变和汉代时期减地阴刻以及浅浮雕刻的技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1987年兴建燃料公司大楼时出土。
七、楼顶山岩画群
1992年10月,于杜集区北的楼顶山顶发现一处岩画群。这处岩画雕凿技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阴线刻,即在岩面上直接深凿,雕出某种物体的形状,线条较深,刻痕明显。第二种形式比较特殊,就像在沙滩上用手指划出的印痕,线条两边隆起,高出岩画,刻痕较浅。画面尺寸不一,内容各异,有些已图案形象逼真,有些确难以辩认。属于第一种形式的画面有4幅。第一幅画面长0.86米,宽0.24米,刻痕深0.03米,宽0.03~0.04米,似飞鸟状,线条流畅,画面较生动。第二幅,画面长1.2米,宽0.9米,刻痕与第一幅同,线条清晰,似巨鸟站立状,形似驼鸟。第三、第四幅风化严重刻痕模糊不清。属于第二种形式的画有8幅。第一幅,画面残缺,现存画面似叶状。第二幅,图像似鸟蛇相间。第三幅,刻痕流畅简单,图象呈“七”形。第四幅,画面长0.74米,宽0.4米,刻痕深0.8厘米,宽1~2厘米,位于第二幅下端,均在一个岩面上,整体轮廓似鼓腹人体偶像。第八幅画面刻在岩体离合层的下部岩面上,一部分掩于岩石层中,裸露部分为2.2米,宽1.5米,刻痕达1.5米,刻痕深1厘米,宽1.5厘米,为最大的一幅,画面线条清晰,极为抽象。这处雕刻岩画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岩画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
上一篇: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