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麦类
本地麦类作物有小麦、大麦、元麦(米大麦)、荞麦,以小麦为主。建国前有“一麦抵三秋”之说。主要品种有红花雾(摇头红)、和尚头、白穗白等,穗小粒少,千粒重低,加上土壤瘠薄,生产水平低下,亩产不足百斤。建国以后,小麦生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9年,播种面积忽大忽小,产量低而不稳。平均每年播种面积135.64万亩,亩产73.7斤,总产9950万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9.1%。其间,1959年以前产量稍高,平均亩产81.7斤。这10年,劳畜力较强,农家肥质量较高,又引进碧玛1号良种,比当地品种增产10~30%,很快在全县普及,实现了小麦品种的第一次更新。1955年,全县共种植小麦149.38万亩,亩产113斤。此后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条件受到破坏,人畜力非正常减少,种粮被当作口粮吃掉,农家肥质量下降,小麦大面积减产。1959年至1964年,平均亩产仅有47.5斤,比1959年前的平均亩产下降41.9%。1965年至1969年,小麦生产开始回升。劳畜力增强,农民迫切要求摆脱缺粮困苦,注重施肥,农家肥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小麦产量恢复到1958年前的水平,5年平均亩产83.9斤,比前6年的平均亩产提高76.6%。
进入70年代后,小麦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小麦作为粮食作物的主攻方向逐步得到落实。普及了丰产3号小麦良种,实现了小麦良种的第二次更新。同时引进阿尔巴尼亚1号、泰山1号作为搭配品种,起到了增产效果。以前化肥仅是试用和少量施用,此时氮肥作追肥、磷肥作基肥已普遍用于小麦。为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对薄地采取适期早播。1970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播种面积119.55万亩,亩产增至142斤,总产16974万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30.7%。
1979年后,小麦生产进入超常规发展阶段。化肥施用量剧增,60年代亩施氮肥不足30斤,1981年增至44斤,1985年增加到63斤。注重合理、科学施用化肥,氮、磷肥从配合施用到配方施用,重视发挥磷肥后效。在品种布局上,由过去的单一当家品种,发展为与高、中、低肥及早、中、晚茬相配合的良种体系。在早茬中肥田推广74—100。晚茬中肥田推广濉麦4号,早茬高肥田推广安徽7959、西安8号,晚茬高肥田推广马场2号,均获得好收成。1979年至1985年,7年小麦产量迈了三大步。1979年至1981年,每年播种面积都占耕地面积55%以上,总产每年都占粮食作物总产的36%以上,亩产年年突破200斤。马桥区雷山大队和县农科所出现亩产超千斤田块,7块田计12.52亩,最高亩产1102.9斤。1982年至1984年,每年播种面积均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总产占粮食总产40%以上,亩产连年突破300斤。县农科所种植的马场2号小麦,亩产达1123.13斤,获淮北市科技成果四等奖。1985年,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7%,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5.4%,亩产突破400斤。双堆区农民王光素种植的小麦亩产达625斤,向国家交售粮食万斤以上,被省誉为“粮食状元”。
大麦、元麦,具有播种期晚、成熟早、耐瘠薄等特点,作搭配午粮种植,每年约是秋种面积的10%,用作家畜饲料。荞麦一般在夏播作物受灾的情况下种植,正常年景面积很小,近年很少种植。
二、杂粮
高粱、玉米、谷、黍等,当地统称杂粮。建国后,高粱生产分三个阶段。从1949年至1955年,面积、产量比较稳定,平均每年播种面积57.5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1.5%;亩产105斤;总产3028.14万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4.7%,占秋粮总产的25.9%。1956年至1970年,由于扩大水稻、红芋面积,高粱面积压缩,单产低而不稳,总产大大下降。1971年以后,为解决酿酒原料,积极恢复高粱生产。推广杂交高粱,实行夏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适当调高购价。由于经济效益较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面积仍然很小。1971年播种面积为18.52万亩,占总耕地的8.8%,到1985年下降到9.12万亩,占总耕地的4.5%。亩产提高幅度不大,最高年份的1974年仅达185斤。1985年总产为1537.33万斤,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5%。
建国前,玉米只在田头地边种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4年。1955年实行农业“三改”(改变午季收成比重,改种高产耐水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玉米被列入要扩大种植的高产作物之一,开始与红芋、马铃薯套种,与大豆混种,少量单独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以后,便广泛种植,到1968年,面积超过8万亩,亩产过百斤。1969年引种王米杂交种,亩产突破200斤,由此兴起“玉米热”。197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6.92万亩。1976年增加到20.05万亩,亩产达到300斤以上。进入8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卖粮难”,玉米生产受到挫折。1981年玉米面积下降到不足3万亩。一直到1985年,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畜禽业有了较大发展,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面积又恢复到10万亩以上。
建国前,谷子种植面积较大,黍为零星种植。建国后,因这些作物产量低于玉米,逐渐灭迹。
三、豆类
豆类作物有黄豆(当地称大豆)、黑豆、茶豆、绿豆、爬豆、小豆、蚕豆、豌豆、扁豆、豇豆等品种。黄豆种植面积最大,在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地有“种豆不废田,种一季肥两年”、“要想地不瘦,年年种季豆”的农谚,故夏播以黄豆为主。1949年至1952年,仍沿用传统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每年平均播种面积为64.1万亩,亩产84.5斤,总产5420万斤。1953年以后,推行农业“三改”,实行间、套、混种,提高复种指数。至1957年,5年中平均年播种面积94.6万亩,虽然亩产较前段降低18.7%,但总产增长19.8%,实现了多种多收的要求。1956年和1957年是黄豆种植的两个高峰年,面积分别达107.87万亩和111.6万亩,分别占当年耕地面积的37.2%和39.5%,总产分别达到5488万斤和8953万斤,分别占当年粮食总产的17%和18.8%。1958年始,由于推广高产作物红芋,黄豆面积受挤,田间管理粗放,产量大减。至1966年,9年平均年播种面积52.44万亩,亩产53.5斤,总产2805.7万斤,比前5年年平均播种面积减少44.6%,总产减少56.8%,亩产减少22.1%。1967年在作物布局上提出“主攻小麦,恢复黄豆,压缩红芋”的方针,重新肯定黄豆在轮作、促进其它作物生长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1967年至1979年,黄豆生产开始回升,种植面积相对稳定。这期间,推广良种徐豆1号,增施磷肥,实行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亩产显著增加,连年突破百斤。1971年亩产达140斤,创亩产高峰年,总产接近1957年水平。1980年,我县承担国家科委下达的“淮北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技术研究”课题,黄豆被列为研究攻关对象,从而促进了黄豆的生产,扩大了种植面积。更新了良种,特别是引种的跃进5号,耐肥、抗倒伏,在县农科所种植亩产高达416.8斤,对黄豆增产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已成为当家品种。另外推行麦茬种豆,充分利用前茬磷肥的后效,同时加强对豆天蛾、食心虫、菟丝子等病虫草害的防治,使黄豆产量大幅度增长。1980年至1985年,平均年播种面积60.9万亩,总产8663.2万斤,亩产142.2斤。1981年、1983年,亩产均突破160斤,总产均突破1亿斤。
绿豆种植面积,每年10万亩左右。豌豆多与麦混种,起养地增产作用,在北部山坡薄地及南部洼地有小面积单独种植。近年随着小麦连年增产,豌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小豆是高产豆类,一般亩产200斤至300斤,种植面积时有时无,产量时多时少。其他豆类作物种植面积甚少。
四、稻谷
建国前,我县湖洼地区零星种植少量旱稻。新中国成立后,旱稻面积有所扩大。1955年,双堆区种植旱稻1.66万亩,亩产65斤。同年,在马桥区船山湖进行稻改试点,栽种水稻407亩,淹没397.3亩,有收面积9.7亩,总产650斤,亩产67斤。1956年各区普遍选点试种。铁佛区在卧龙湖张大庄种水稻240亩,平均亩产300斤。从此,传统栽培的旱稻被淘汰。1958年,大面积地进行“稻改”,提出“书记挂帅、全党动手、全民发动”的口号,采取行政命令的方法,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挖沟打塘,整地和田,赶造水车,改种水稻。当年种稻21.1万亩,平均亩产76斤。1959年夏季大旱,无水灌溉,水稻大块旱死绝收,面积减至11万亩。60年代初,水稻面积逐渐缩小,到1968年基本停止大面积种植。此后,县北部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如闸河流域的马桥大队、军王大队,雷河下游的雷山大队,靠近濉河的城关镇及溪河公社的一部分生产队,都添置了动力机械,改善提水工具,创造条件,种植水稻。1976年,全县水稻栽培面积为7万亩。1980年以后,随着家庭承包制的推行,水稻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到1985年,除雷山大队外,其它地方已不种植。
五、薯类
我县薯类主要为甘薯(当地称红芋、山芋、白芋),种植历史悠久。建国前,多在北部山坡地和南部浍河两岸一带栽培,这些地方的农民以此为主要口粮。春红芋面积小,施农家肥;夏红芋面积较大,一般不施肥。建国后至1955年,沿用旧的品种和栽培方法,平均每年种植40.71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5%,亩产197.6斤(红芋片,下同),总产8045.57万斤,占粮食总产的19.5%。1956年,推广胜利百号良种。之后数年,由于粮食作物产量下降,为解决国需民食,扩大红芋面积,红芋成为人民生活的主食,群众称之为“救命粮”。从1956年至1969年,年平均种植面积65.8万亩,1958年、1959年均突破百万亩。为满足对红芋苗的需要,推广火坑育苗、薯块直播等技术。为防止黑斑病,推广二次高剪苗和高温大屋窖贮藏鲜薯新法。由于扩种红芋消耗地力,肥料补充跟不上,造成亩产大幅度下降,这14年平均亩产仅165.9斤。总产上升,年平均总产1.09亿斤,占年粮食总产的35.7%。70年代,在粮食布局上提出“压缩夏红芋,扩种春红芋”,既提高了红芋、小麦的产量,又逐渐恢复了地力。这一阶段,改进了施肥技术:苗床期施追肥,整地时施包心肥,大田生长期逐棵追施饼肥、草木灰。这10年,年平均种植60.03万亩,总产2.26亿斤,亩产376.4斤,其中有3年突破400斤。1980年始,推广徐薯18号,产量高,品质好,实现了红芋良种的第二次更新。随着麦田面积的扩大,春田减少,夏红芋面积增加,亩产超过70年代春红芋产量。春红芋产量更高。1980年至1985年,年平均红芋面积57.33万亩,亩产578.1斤,总产3.3亿斤。其中1984年亩产突破700斤,总产突破4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