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单位存款
企业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始于1950年,年底余额分别为20万元和5万元。财政存款始于1951年,当年余额15万元。农村集体存款,1954年只有信用社在银行的转存款,年底余额仅3万元。1956年农村实行合作化后,增加吸收农村集体和乡村工业存款,1957年底余额为162万元,其中银行106万元,信用社56万元。1958年后,农村集体存款出现虚转数字,1960年余额达620万元。1962年,银行和信用社实行了“三清”,即清帐目、清财产、清资金,清除了存款中的“水分”,1965年农村集体存款余额为135万元,其中银行98万元,信用社37万元。1966年至1975年,农村集体存款仅增长1.6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单位存款大幅度上升,1985年底达9219万元,较1976年增长4.6倍。其中财政存款增长1.6倍,企业存款增长5.7倍,机关团体存款增长4.5倍,农村集体存款增长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