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城市建设

第七节 园林绿化

一、园林
建国前宿城较有名的私家花园有:
周家花园位于大河南街周公馆对门,占地4亩许,系周镜馀的私家花园,园内有暖房、花圃、养鱼池。
黄家花园位于现十一小学东,古汴河堤北岸,占地约3亩,系黄太勋的私家花园。南边傍水,园内有客厅、凉厅,各建筑皆以花径相通连。
陈家花园位于城东北隅,占地0.5亩,系陈震生的私家花园。花园内,有暖房1座,客厅与住房相连。
徐家花园位于南关顺河路今“酱品厂”处,占地3亩许,徐氏以出售四时花木为业,有暖房1座。
建国前,宿城较有名的公园有:
来苏亭公园系民国31年(1942)汪伪专员张次溪兴建,位于今地区教育局处,靠北城墙,傍水修一亭名“来苏亭”,内镶苏东坡刻石像一方及碑记数面,50年代初废。
北门口公园系民国36年国民党军五十八师师长鲁道源建造,位于今北门口环城公园处,往东延伸至拱宸门以东,有凉亭3座,花圃1处。
小东门公园系国民党军五十八师师长鲁道源于民国36年建造,位于小东门外,有亭台、碑亭、花圃。
以上花园和公园,现已无存。
建国后,宿城建有烈士陵园和环城公园。
烈士陵园位于老城东北隅、环城河北岸,沱河大堤之南,西接北校场,东与市柴油机厂毗邻。陵园总面积156亩,其中绿化覆盖面积93.1亩。园内遍植苍松翠柏、黄杨冬青、迎春玉兰、碧桃绿竹、银杏法桐及四时花卉,终年郁郁葱葱。南端池塘,放植莲藕,夏日荷花飘香,翠鳞游弋其间。陵园整体布局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陵园现有树木36种,主要有雪松、侧柏、龙柏、法桐、水杉等,计4399株。现有花圃两处,共占地9亩,主要花卉60余种。近几年,每年育花7000盆以上,其中有君子兰、白兰、茉莉、桂花、昙花、仙客来等名贵品种。
环城公园1984年至1985年底,环城河东半环,修建了滨河游园路1800米,主要点缀了紫荆、碧桃、垂柳,以显示春景;南环城河坡比较宽阔,种植多种观赏树木,重点显示夏景;北环城河岸主要栽植了松柏等常青树木,显示冬景。
旧城北门口和南门口两块绿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为环城公园绿化建设重点。现已分别建成六角凉亭、花架、花廊和假山喷泉。北有“晨炼”(一老一少)、南有“晨扫”(女性)雕塑各1座。所植花木均已鲜艳可喜,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二、绿化
建国前,仅城河两岸形成绿化带,另有群众裁植的零星树木和少量花草。自建国至1969年,街道绿化只有中山街栽植行道树280株。1970年至1979年,拓宽了胜利路,新辟了东昌路、汴河路等,共栽植行道树4100株;环城河坡地和环城路两侧,栽植各类树木约5700株。1980年至1985年,城市绿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山街、胜利东路和中路、汴河东路和中路,东昌路、西昌路、环城路、淮海中路等主要街道,已绿树成荫。汴河中路和淮海中路,设置了街心和沿街带状花坛,所植黄杨、翠柏郁郁葱葱。全市共建花坛205个,并围以低矮的铁栅栏或围砌石台,技术人员适时修剪。
1985年,全市绿化植树40万株,栽植各种绿篱苗140万株,绿化面积已达16.5公顷,人均绿化面积1.25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23%。
上一篇:第六节 供水
下一篇:第八节 环境保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