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民国初年,本县城乡粮油交易均为自由买卖,市场以私商为主,仅县城四关就有私人粮行40余家。抗日战争时期,县城一度沦陷,粮行倒闭。建国初期,私营粮行兴旺起来,与国营粮食公司争货源、争市场,影响物价稳定,影响政权巩固。为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发展,自1953年起,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和油料由国家统一经营,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村一度出现卖粮难的现象。县人民政府决定在保证实现粮油定购合同兑现的前提下,开放粮油市场,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的局面,农民得到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