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镇建设
光武镇光武镇原名光武庙,位于县境北中部,距县城16公里。建国前为一农村小集,民国时也曾设镇,人口不足500,面积0.2平方公里,十字街道4条,宽3至4米,均系土路面。新中国建立后,该镇历为区镇(社)机关所在地。1980年,镇区面积1.41平方公里,主要干道4条成十字交叉,宽4米,其它巷道2至3米,道路总面积0.185万平方米。1980年定为省重点建设小城镇,为商工开发试验区,至1985年,该镇共有房屋面积10.5万平方米,设有中小学、粮油供应站、医院、文化站、影剧院、浴池、变电所等公共设施。单日逢集,上市人逾3万,商贸繁荣,经营小百货产品,为县境内最大的区镇。
芦村芦村位于县境北部27公里处。1958年后为区、乡(社)机关所在地,有电影院、粮油供应站、医院、中小学校等公共设施,主要街道5条,总长230米,宽为10至20米,居民用地占32%,共有房屋2.8万平方米,集中建在镇北郊。
陶庙陶庙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处,面积0.62平方公里,界临公路穿集而过。新中国建立后为区,乡(社)机关驻地。房屋大部分沿路而建。1983年,把过境公路改至集北,沿路向南建成农贸市场,集内共有东西干道2条,南北干道4条,总长1.5万米,柏油路面。房屋面积4.25万平方米,砖瓦结构占72%,集内建有中小学、影剧院、粮油供应站、医院、文化分馆、浴池等公共设施。
胡集胡集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新中国建立后为区、乡(社)机关驻地,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主要公共建筑有学校、粮油供应站、电影院、医院等,集中建在界阜公路两侧。主要街道有人民路、文明街、卫民街、四化路、环集北路、环集东路等,总长6500米,最宽为人民路38米,铺设砂礓路面,路旁植风景树。
砖集砖集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处。建国前为过路小集。1953年后为区、乡(社)机关驻地,主要街道有界临过境路、中心街、新建街、农贸路、道路最宽的有40米。至1985年,集内有公共建筑卫生院、学校、电影院、文化分馆、粮油供应站等。房屋10万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占72%。
大黄庙大黄庙位于县城东北9公里处,为一农村集镇,集因庙而得名。建国前,大黄庙每年一度的三月庙会吸引着数百里以外的商人,热闹非常。1979年改革开放后,庙会盛况不减。新中国建立后,该集为乡(社)、镇机关驻地。集内有东西主干道一条,长1100米,南北街一条,长750米,房屋多为沿街而建,砖瓦结构居多。建有中小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