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十二章 文 化

第二节 电影 戏剧

(一)电影
放映当地电影放映始于民国14年夏。当时在大观楼后院放映无声短片,内容多为反映资本家生活的。几个月后电机走火,大观楼被烧遂罢。之后,偶有外地财阀来亳放映一场两场,轰动一时,票价昂贵。
1951年冬,县文化馆与阜阳的刘东源合作,放映了有声电影《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民主进行曲》等。第二年春停业。1952年夏,皖北行署电影队首次来亳放映16亳米有声电影,片名是《女拖拉机手》。1954年初,省电影队82队和23队驻亳,电影才比较普及。1955年,十九里部分药材商集资36107元,筹办公私合营红星电影院,购置了国内较先进的“天极”牌放映机。1956年秋,红星电影院租用工人礼堂开张营业,放映了《草原上的人们》,这是亳县历史上第一场35亳米有声电影的放映,票价为0.18元。1957年元月,当地成立了电影联队,下设4个流动电影队,共12人。1958年春节,公私合营红星电影院落成。是年,大杨、十九里、双沟、五马、魏岗5个公社各自建立了流动电影队,在本公社巡回放映。以后,电影放映在城乡日渐普及。1984年9月29日,谯陵电影院开业。该院设备先进,能放映立体拷贝。
目前,全市共有82个电影放映队260名电影放映员。
拷贝发行1956年至1960年,亳县放映的电影拷贝由安徽省电影公司发行,以后改由蚌埠发行组供片。1960年,成立亳县电影管理组,负责全县流动电影队的影片发行、放映管理工作。1964年,成立亳县电影管理站。1981年4月3日,成立亳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计财、业务、人秘、修供4个股,干部职工24人。
电影公司现下辖3个国营专业电影院、10个区级电影管理站和82个流动电影放映队,又同较大的集镇合办电影院5座。公司从阜阳地区电影公司取片,通过租赁向各电影放映单位发行拷贝,每年发行约120部。公司对区、乡电影队采取培训、考核发证等形式进行管理,每年年终年审,决定各队的放映资格。
电影院东方红电影院:建于1958年2月。当时县政府拨款3万元,省电影公司拨款1万元,药材商集资2万元;总耗资约7万元。位于和平东路,坐北面南,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原名公私合营亳县红星电影院,1967年,更名为东方红电影院,观众席座位原为联椅,有座位952个。1980年,改为单人翻板椅,设座位1006个。至1986年底,该院有松花江牌5502型放映机2部及100安培可控硅整流器1个,另有24千瓦交流发电机1台。全院干部职工27人,每年放映影片约120多部、1883场次,接纳观众约150万人次。1986年,放映场次达2079场,接纳观众166万人次。
1959年至1965年,东方红电影院连续5次被评为全省爱机护片先进单位,受到省、地公司的命奖。
谯陵电影院:建于1984年9月。钙塑天花板,门厅明柱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厅内设1086个单人翻板座椅。总体工作面积1671平方米,造价67万元。
该影院的放映设备系“松花江505”型放映机和500瓦氙灯,能放映立体、宽银幕、普通型等不同拷贝。影院属国营企业性质,自负盈亏。
集镇影院:1958年冬,最早在双沟集设立影剧院。到1986年底,全市共有农村集镇影剧院9座,除双沟属国营外,其他均系国家、集体合办或自办,大多是影、剧两用。这些影剧院也是当地人民集会及政治活动的场所。集镇影剧院分布在各区所在地,业务上由电影公司领导,拷贝向电影公司租用。设备最好的是双沟电影院,采用“解放103”型放映机,200瓦氙灯。魏岗、五马两区影院均采用新型氙灯,放映效果也较好。由于农村供电不够正常,各影院均配有柴油发电机。
1986年集镇影院设备情况表

(二)戏剧
剧种梆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剧种,在唱腔上大体与豫剧相同。有慢板、二八板、飞板、栽板、滚板、流水板等板式。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大锣、小锣、战鼓、梆子、边鼓、铙、镲等),民族管弦乐(竹笛、板胡、二胡、月琴、唢呐、笙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支之多,行当亦分生、旦、净、未、丑。
亳州梆剧的传统剧目有400多个,著名的有《洛阳桥》、《张羽煮海》、《香囊记》、《李天保吊孝》、《柳荫记》、《西厢记》、《天门阵》、《穆桂英挂帅》、《大仙配》、《陈州放粮》等。在1955年冬安徽省首届戏剧节上,马俊芳获表演二等奖,陈炳钦、孙月华获三等奖。
二夹弦:因主要伴奏乐器四胡用两根老弦、两根子弦夹着弦上两根马尾演奏,故名“二夹弦”。其唱腔婉柔、拖音清淳、行板多变,有板腔、曲牌30多种,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二夹弦清末传入亳州。当时山东菏泽著名二夹弦艺人徐效颜到亳县演出,其后,其徒也在亳县一带演出,使二夹弦在境内广为流传。1958年冬,山东省二夹弦艺人徐广思、周风巢、吴志修,河南省艺人庞现盈应邀前来传艺,从学者30人,奠定了亳县二夹弦的基础。亳县二夹弦内容丰富,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日常生活,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传统剧目有《太平车》、《金龙盏》、《三进士》、《孟姜女》、《借当》、《大铁山》、《蓝桥》、《三拉房》、《对绣鞋》等70多个。1962年3月,《三进士》、《三拉房》在合肥演出,轰动一时。次年2月,在合肥演出《李双双》,受到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和省委领导同志的称赞。《红珠女》、《三拉房》被安徽电视台搬上了电视屏幕。
二夹弦著名演员徐广思,擅长二夹弦,又精通豫剧,16岁成名,能演生、旦两个行当。晚年致力于培养新秀,为亳县二夹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演员王云谋名重一时,被省戏剧协会吸收为会员。近年,青年演员李景芝亦加入省戏剧协会,当选为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拉鼓腔:流传于当地溜集一带。演员多为当地农民,表演通俗易懂,富有泥土气息。化淡装,以红色涂腮,黛色描眉,乐器伴奏有琵琶、笛子、锣、鼓等。剧目多为三五人演出的小戏,如《小二姐做梦》、《刘海砍樵》等,诙谐风趣,深受农民喜爱。
剧团豫剧团(梆剧团):1951年8月,文化馆从市民、工人及戏剧爱好者中间选拔27人,成立新光业余剧团,学习豫剧。经过紧张的学习排练,排出了《天门禄》、《铡赵王》、《抱琵琶》、《老包说媒》、《刘金定灌药》等10几出传统豫剧,在涡河下露天剧场演出。开头每日仅收入10余元,除解决演员伙食,其余收入全部用来添置行头。同期,工会又自发组织了工人业余剧团,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1953年,两个剧团合并为工人剧团。是年,工人剧团演出《柳荫记》,第一次用上了聚光灯,天幕上首次出现日月星辰。新的戏剧表现手段吸引了大批观众,剧团开始到蚌埠、合肥等地演出。1955年,全年演出438场,收入4.5万元。1956年2月8日,工人剧团改称亳县豫剧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地方国营。1958年反右派斗争中,剧团一批业务骨干被错划成右派,演出水平大为降低。是年,豫剧团更名为梆剧团。1959年冬,当地作者李灿等人的《涡水烽火》参加地区会演,经地区加工为《捻军颂》,参加了安徽省会演,并代表省赴京演出。《戏剧报》以头版位置刊登了剧照并发表了评论文章。后剧本在《安徽新戏》上发表。以后,安徽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亳县梆剧团整理的剧本《醉打曹豹》和《董家岭赴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主要演员4人被打成黑帮。1976年10月,豫剧团排演了《逼上梁山》,接着又演出了《李天保吊孝》、《穆桂英挂帅》等古装戏。1984年,梆剧团进行了改革,演员队伍进一步年轻化。
二夹弦剧团:1958年筹备组建。是年冬,派人赴鲁西、豫东邀请艺人组班。又从梆剧团抽调一批骨干,并从社会招收一部分学员,经过3个月排练,排出《桑园会》、《三拉房》、《花庭会》三出传统戏。1959年3月,赴阜阳地区汇报演出,受到称赞。4月12日,经省文化局批准,正式成立了亳县二夹弦剧团,属全民性质。1962年,山东省寿张县二夹弦演员13人转入亳县二夹弦剧团,充实了演出阵容,演出水平日渐提高。1970年7月1日,剧团被撤销,人员大多调出转口。为抢救这一剧种,1980年11月,办了二夹弦业余戏校,培养了一批有前途的学员,排出了《孟姜女》、《红珠女》、《云中落绣鞋》、《大铁山》等剧目。1983年10月,二夹弦戏校转为亳县二夹弦剧团,有演员、美工、司乐、行政人员50名,属大集体性质。
业余剧团:建国后,农村成立了不少业余剧团,由业余票友参加义务演出。1959年5月,双沟业余剧团被选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旧戏停演,农村业余戏班解散。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传统戏重登舞台,农村业余戏班又活跃起来。但由于长期搁置,演员技艺荒废,各区文化站相继办起业余戏校,培养新生力量,并成立了业余剧团。1981年,全县共有业余剧团28个,演员、学员600多人。这些剧团农忙务衣,农闲演戏。至1986年底,全市区级业余剧团有双沟、十河、大杨、十九里、核桃场、十八里、古城、观堂、五马、张集等10个。
剧场亳州何时有专用的剧场,无从查考。城内现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戏剧演出场所,为山陕会馆内的“歌台”(建于清康熙年间)及稍晚的江宁会馆的戏楼。民国时期,城内先后有三民大舞台、大观楼、升平楼舞台、新世界大舞台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新世界大舞台,改名社会剧场,由县政府社会科管理。建国后,更名为和平剧场。1956年4月,地方投资6万元,另用拆除刘家祠堂之旧料,于和平东路破土兴建新剧场。落成后,原和平剧场拆除,新剧场仍袭用旧名。1967年,和平剧场更名工农兵剧场。1973年,更名工农兵影剧院,增添放映设备,兼营电影放映。1979年,更名亳州剧场。
亳州剧场使用面积为1209平方米,原有座位1316个,系长条联椅;舞台台口宽13米,台唇至后墙13.5米,没有灯光、幕布等设备。台后有化装室6间,适用于大中型文艺团体演出。1979年,县拨款8万元,在剧场后院添盖了演员宿舍楼。1982年,再次拨款17万元对剧场进行维修,长条联椅改为单人翻板椅,设座位1252个。
1951年,亳县总工会于大观楼旧址建工人俱乐部,活跃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并建立了工人业余剧团,演出大型豫剧。1952年4月,工人业余剧团与新光剧团合并。1953年,俱乐部迁打铜巷路北。同年秋,又在原万寿宫遗址上建大型礼堂,既能演戏,亦能放电影。
上一篇:第一节 群众文艺
下一篇:第三节 文艺创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