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三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规模

历代人口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1522户,10250口,每平方公里约6人。嘉靖年间(1522—1566年),3138户,47334口。万历九年(1581年),10379户,23723口。万历二十二年,38721丁(明制年满18岁计入丁口)。
清顺治五年(1648年),14564丁。顺治七年,15327丁。顺治十五年,16904丁。康熙元年(1622年),18174丁。康熙六年,20459丁。康熙十年,23643丁。康熙五十一年,36229丁。乾隆十七年(1752年),35988丁。乾隆二十六年,38686丁。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418372人。同治四年(1865年),5万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5446户,282373人。
民国5年(1916年),64446户,337840人。民国8年,397280人。民国17年,422635人。民国18年,440396人。民国19年,439163人。民国21年,436703人。民国22年,72735户,433779人。民国23年,75321户,458759人。民国28年,513051人。民国29年,79797户,493830人。民国32年,466594人。民国34年,74950户,522644人。
建国后37年内,人口净增30万,年均8125人。其中:前17年(1949—1965年)因50年代末非正常死亡、招工及外流约10万人。1965年划给利辛县7万人。全县人口未增。中间15年(1966—1980年),净增24.8万人,年均1.66万人,增长率25‰。后期5年(1981—1985年),由于人口基数大,传统生育观不易改变,60年代高出生率的人口进入生育期,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仍净增5.5万,年均1.1万人,增长率约13‰。
人口流动
民国时期,河南、山东等省灾民,年均流入本县数百人。本县灾年,亦有部分人短期外流。建国后,1949—1978年人口流出大于流入。其中:通过国家分配招工及移民流出1万余人。50年代末,外流东北、新疆、淮南等地谋生的二三万人。1979—1985年,外流人员多数回籍。1万多农村人口,移居城镇。数千名客籍妇女流入,同本县人结婚。数千名外地人,流入经商做工。本县近万人经常外出做工经商。
蒙城县1949—1985年人口统计表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民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