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四章 农业

第十二节 乡村企业

社队企业
1954年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的铁匠、木工等手工业者加入农业社的副业组织,以乡为单位成立铁木业生产合作社,进行集体生产。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大办工业要求社队都办工厂,因无资金、技术和原料,办起来的厂坚持不久大都倒闭。涡北公社花了10多万元办一个造纸厂,因技术不过关,没正式投产就下了马。各公社办的企业除铁木业社坚持下来外,全县几乎没有其他企业,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有31家,年产值19万元。
乡镇企业
1979年后,农业实行责任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一批有资金、有技术和胆识的农民积极开拓新的致富门路,兴办工、商、建(建筑、建材)、运(运输)、服(服务)等企业,村、乡(镇)也兴办一些企业,县人民政府设乡镇企业局,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企业办公室,因势利导。双涧镇孙沟村村长魏公三,看到水泥构件在双涧有广阔的市场,去蚌埠市构件厂联系准备村里办厂,资金在一个村范围内难以筹收,在双涧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双涧镇和蚌埠市构件厂合资办厂。1981年建厂投产后,生产檩条、楼板等物件,年产值50万元,实现利税10多万元。乐土食品厂原是两家联办手工操作的加工厂,1980年在镇政府支持下从上海购进先进机械设备,聘请技术员,生产20多种食品,五年获利20万元。现有61名农民工,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企业。
村办企业
1980年后,一些行政村根据本村自然资源优势,起用能工巧匠发展村级集体企业。老集村水稻面积大稻草多,1983年建起造纸厂,年产值40万元。城关镇郊区村发挥地理优势办起长青、长虹旅社和停车场,年产值百万元。1985年全县村办企业332个,从业人员5810人,年产值2235万元。
联合企业
在家庭企业的基础上,一家一户难以办好的企业,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业。马庙乡李海洋组织27名青年成立建筑队,农闲外出承建房屋,从1982年开始,三年共建房屋6000余间,收入30多万元。阜庙乡乔楼村邵美英和乡政府联办面粉厂,日产面粉万斤,除向农民开展以麦面兑换外,产品销往东北几大城市。陈桥乡代圩村高守志有建筑业技术,1980年组织周围村庄剩余劳力50多人,成立建筑工程队进入县城承包工程,这支工程队,讲质量,求信誉,承包的广播电视局大楼,县政府招待所大楼质量优良,在县城打开局面,承包工程项目接连不断。1985年发展有安装、木工、工程等8个施工队200多名职工(农民工),年产值2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2000余元,几年来公共积累50万元。
户办企业
生产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根据各自的生产条件,办起了家庭企业。有的开商店,摆地摊;有的加工粮油、修理、缝纫、屠宰、饮食、建材、运输、服务等行业。坛城乡付于村于效华,1984年办起塑料鞋底加工厂,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3.1万元。庄周乡马沟村农民马连山,自1981年办家庭酱色加工厂,五年产值 35万元,获利13万元,年均2.5万元,成为阜阳地区有名的专业大户。城关镇郊区村有40户农民买汽车从事运输。1985年全县户办企业12088个,从业人员26404人,年产值6960万元。1985年全县乡村企业产值11879.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7%。
专业村
农村户办企业的兴起,吸引着周围的群众,出现了一户带几户或一户带全村生产同类产品的新形式。陈桥乡陈桥村慕登云1981年办起酱色加工厂,1985年全村135户,户户熬酱色。每年加工红芋干150万公斤,获利50万元,人均500元,产品远销江苏、湖北等地。驼店乡小高庄的高瑞华1980年联合高卫昌买榨油机榨油,庄上人看榨油收入大,24户有20户买机器榨油。1984年加工黄豆70万公斤,产值50万元,获利5.3万元,人均473元,成了榨油专业村。板桥乡中赵村赵立用软塑料线编茶杯套,工艺简单,市场需求量大。1984年他和徐州玻璃厂订30万只合同,带动全村人人编织,仅这一项合同盈利3.5万元。中赵村的塑编茶杯套销往全国各地。三义乡高姚村的傅德恒有传统的铁编手艺,后发展全庄42户搞铁编(铁筐、草漏、窗户、鱼篦子等),是蒙城唯一的铁编工艺村。
蒙城县1978-1985年畜禽产品产量情况表
上一篇:第十一节 副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