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十章 交通

第一节 陆路

驿道
明清时期通往邻近州县的土驿道(又名官道),以县城为中心东南至凤阳、南至寿州、西至颍州、西北至永城、东北至宿州、灵璧、东至怀远。一般宽2—3米,穿村过集,道弯桥险,雨天难以通行。
主干公路
蚌(埠)阜(阳)路明清官道,境内长38.7公里。民国时期加宽改造成土公路,汽车晴通雨阻。1950年开始以工代赈,发动群众收集砖碴、砂礓断续铺设3米宽单车道路面。1955年东至曹店、西至阜阳的路段铺成,晴雨通车。1956年加铺副路,宽5米,从马店、望疃、辛集3处砂礓路面取样(50平方公分),送省和北京展览馆展出,被誉为“中国第一条砂礓路”。同年9月全国公路养护会议参观团到蒙城参观(《人民日报》1957年1月14日载文介绍)。1960年路面加宽到5.5米。1965年开始铺筑柏油。1981年7月蒙城以东加宽改造,至1985年完成24.7公里、宽9—13米的二级柏油路面,车流量1600车次/24小时。境内桥梁9座,涵洞44道,标志齐全。
蒙(城)亳(州)路原通往亳州的驿道,境内长22.4公里。1956年首次铺筑3米宽砂礓路面,1957年2月竣工,晴雨通车。1971年开始铺柏油,路面加宽到6.5米。1972年底,县内铺成21.1公里,1973年铺齐完工。技术指标3级。1984年车流量1200车次/24小时。境内桥梁8座,涵洞22道。1985年改建9米宽2级柏油路8.5公里,投资51万元。城关镇和城南区民工建勤,改建李庵桥至何桥段5.3公里新线,路基宽24米,计土方9.95万立方米。
蒙(城)凤(台)路原系通往寿州的古道,名为唐路,境内长38.4公里。民国时期,陈仙桥以南2.11公里的路段有弯23道。建国后,开始裁弯取直,加高拓宽路基路面。1964年铺成3.5米宽砂礓路面,1975年分段铺筑柏油,1982年全线铺成3级路面,路标齐全,是接连淮南煤炭基地和省会合肥的主要通道。境内桥梁13座,涵洞36道,1985年蒙凤路路基宽20—24米,路面宽6—7米。车流量800车次/24小时。
蒙(城)濉(溪)路原系通往坛城集的断头路,1964年开始铺修3米宽砂礓路面,1965年完成19.34公里,1969年与濉溪县接通。1976年改铺6—7米宽的柏油路面,1978年境内全线铺成3级路面,是沟通淮北煤炭基地的主要通道。有桥梁7座,涵洞35道,路标齐全。1985年,蒙濉路路基宽20—24米,路面宽6—7米,车流量750车次/24小时。
蒙(城)宿(州)路原系通往宿州、灵璧的旧官道,境内长31公里,道弯路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盘踞宿县,多次由此犯蒙。淮海战役时该路成为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主要通道。建国后多次裁弯取直,拓宽路基。1969—1973年铺成砂礓路面。1974年4月动工铺设6米宽柏油路面,1984年境内铺成3级柏油路面。有桥梁14座,涵洞33道,路标齐全。1984年车流量600车次/24小时。
支线公路
原系农村集镇之间的便道,宽2—3米,弯多不平。至1985年,多为区乡道路。县交通局已接管养护的晴雨通车的砂礓路面12条,长149.4公里,路基宽11—19米,路面宽5—6米;未接养的31条,长226.6公里,路基宽9—15米,路面宽3—6米,基本上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各区、乡的交通网络。乡与乡之间的土路360条,总长为1080公里。
蒙城县1985年公路状况表

桥涵
清初全县有古桥73座,多属地方募款兴建。民国5年(1916年)从县城通往外县和各乡镇的11条官路,有桥梁83座,多系砖石结构。
东偏南沿涡小官路8座:七里桥、九里桥、丁家桥、马家桥、潘家桥、如心桥、乌家桥。
东偏南大官路9座:南马厂桥、桂家桥、侯家桥、沙沟桥、双涧桥、徐家桥、大桥、孙家桥、东孙家桥。
东南官路11座:凤凰桥、丁家桥、黄家桥、方家桥、卢家桥、张家桥(一名砖桥)、九里桥、李家桥、王家桥、杨家桥、张家桥。
南官路7座:南关桥、十里井桥、滚轮桥、陈仙桥、王家桥、凤凰桥、于家桥。
西南大官路5座:白家小桥、郭家桥、汪家桥、中疃桥、西界桥。
西偏南小官路5座:陈家桥、徐家桥、二孔石桥、姜公桥、红砖桥。
西官路6座:虫八蜡桥、何家桥、闻家桥、二里桥、葛家小桥、黑牛寺桥。
西偏北大官路12座:李庵桥、七里桥、九里桥、何家桥、准家桥、强家桥、刘家桥、三步两桥、大石桥、驼涧南桥、乾沟桥、田家桥。
西偏北沿涡小官路11座:教化桥、七里桥、黄家桥、江家桥、护涧桥、丁家大桥、丁家小桥、张家小桥、吴家桥、吕家桥、张家桥。
西北官路5座:二里桥、张家桥、赵家桥、老婆坑桥、张家桥。
东北官路4座:宫家桥、丁家桥、板桥、三空桥。
建国初,在北淝河、港湾沟、马家沟、沿涡一号大沟、涡北引河、涡南引河、孙沟湾、港河、泥沟、黄水沟、东港沟、西孙沟、代庄沟等处先后建木排架桥120座(使用期30年),砖石拱桥15座,后因阻水大部更新。
1968年以来,芡河上建立仓、丁堂、芦湾桥。入芡河大沟上建泥沟、九龙沟等7座大桥。茨淮新河上建罗集、大兴、康楼大桥。阜蒙新河上建黑桥、何桥、孙沟湾庄桥。港河上建茆窝桥、杨王桥。引芡入涡工程孙沟湾上建唐庙桥。北淝河支流北凤凰沟上建高桥。总计全县建30座大跨度双曲拱和钢架拱桥。
1972年引进河南省砖石砌薄壳桥技术,在东光大队试点后,推广全县。桥面宽由3米到10米,由单孔到多孔,先后建成580座,图纸收入省水利厅建桥图集。70年代后期,在蒙凤沟、北港湾等处修建20米大跨度石拱桥20余座.
1980—1985年,水利系统兴建除涝配套工程大中小桥1400余座,引用外资建配套大中小桥1940座。
蒙城县民国时期北淝、南芡桥梁状况表

蒙城县1985年公路主要桥梁状况表(跨径10m以上)

道路养护
建国初,成立养路道路,道工带背包、锹、锨、抬筐等工具,巡回养护,无固定地址。1953年后相继建成城西关、辛集、双涧、小马店、二里吴、八里坤、十里铺、岳坊、板桥、涡北、乐土、楚村、芮集、赵集、吕望、三义、立仓17个道班。1956年建立群众养路组,公路沿线的社、队人员自带口粮、工具,协助道班共养。下半年设蒙城公路管理站。1959年4月养路工151人全部转为正式工人。1962年开征养路费,按专业汽车队营运收入的8%,社会汽车每月每吨70元,拖拉机每吨30元征收。1965年,干、支公路包给沿线社队养护,交通部门与社队签订承包合同,交通部门按养护标准定期检查验收,按月付给包养报酬(蚌阜、蒙涡两条干线除外),每公里每月包养费8元,工具费2元。1966年后包养中断,好路率急剧下降。1974年恢复群众养路组,沿路社、队选派人员,经公社批准,代表全队出勤,全县123人组成12个班。代表工除享受本队劳力同等待遇外,每人每月补助学习、劳保用品、医药等费10元,以后逐步提高到36元。好路率提高。1980年代表工全部由交通系统内部待业知识青年取代。1985年道班裁并为9个,道工132人,其中正式工74人,待业青年58人,主要养护柏油路面。砂礓路面以民工建勤为主,主要修复水毁路面。同年,调整养路费征收标准:专业车队营运收入的15%,畜力车6%。社会汽车每月每吨120元,挂车、拖拉机每月各60元。全年计划征收106万元,实征167万元。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水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