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化工
民国28年(1939年),石巷街“慎大”百货行开始经营酸、碱、矾及漂白粉等化工商品。
1956年,化工商品由百货公司兼营。1964年,转归物资局专营,当年销售纯碱1吨,轮胎15套。1965年,销售纯碱2吨,轮胎30套。1966年,销售纯碱1吨,轮胎18套。1967—1968年,仅销售轮胎9套。1969年,销售纯碱4吨,轮胎11套。1971年,烧碱、纯碱、轮胎分别销售1.5吨,3.4吨和72套。同年,开始使用氧炔焰焊、割金属新工艺,个体经营氧气每瓶5元。1972年,为支持县拖拉机修配厂轮胎翻新,物资局销售橡胶18.9吨。轮胎231套,纯碱1.9吨,烧碱0.2吨。1976年,销售烧碱3.4吨,纯碱8.3吨,橡胶17吨,轮胎323套。
1978年,物资局在淝河路设氧气供应站,经营氧气、电石和焊条,全年销售氧气99吨。1979年,销售烧碱3.8吨,纯碱8.4吨,橡胶4吨,轮胎723条,化肥10.2吨,氯酸钾0.4吨,三角带6.5万根,平胶带8.6万米,塑料原料56.4吨。氧气800吨。
1983年,设立化轻公司,当年销售纯碱22吨,轮胎3128套,化肥2213.1吨,氯酸钾131.75吨,三角带6.88万根,平胶带5147米,塑料原料48.3吨。氧气4179吨。
1985年,销售烧碱9吨,纯碱264吨,橡胶5吨,轮胎1775套,化肥448.7吨,氯酸钾10.6吨,三角带1.11万根,平胶带1.4万米,塑料原料27吨,氧气7500吨。全年购进387.66万元,销售额441.52万元,利润7.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