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妇幼保健
接生
民国时期,约30%的初生婴儿死于破伤风,5%的产妇死于产褥热。1952年8月,县设立妇幼保健站,向城乡妇女普及妇幼卫生知识,推广新法接生,防治妇科病。当年,保健站检查孕妇884人次,新法接生1227人(其中难产48人),无一死亡。1954年,检查孕妇1328人次,新法接生3023人。1956年,对全县2796名接生员进行新法接生技术培训,当年新法接生8462人。1958年,城关医院设产科,病床8张。为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产后护理。1966年,县人民医院设妇产科。从此新法接生,全县普及。
婴幼儿保健
1957年开始,每隔2—3年为全县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免费接种卡介苗。1966—1976年中断。1977年恢复。1978年开始,每年为5000多名儿童作健康检查。1980年,县保健站重点调查城关镇北大街居民委员会的82名婴幼儿哺育情况,对哺育不当和发育不良的,指导其父母及早纠正并采取补救措施。
妇女保健
1956年开始为孕妇免费作产前检查。1960—1962年,全县妇女普患子宫脱垂和闭经,县保健站免费治疗。1976年,区、公社卫生院各配备1至2名保健员,每大队1名。1979—1980年,将11名患尿漏症的妇女免费送往蚌埠治疗。1982年开始为子宫脱垂、子宫癌症的患者作早期防治,为县城60岁以下的已婚妇女免费作阴道刮片化验。1985年,保健站有医护人员22名(含站长1名),其中助产士10名,保健员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