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韵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yào(要),蒙城话读yuě(约)。全境略有差别,县西境常将普通话声母sh改换成f,如“书”、“水”普通话读shū、shuǐ,县西境读fū、féi。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f读作h,如“风”,普通话读fēng,县东南境读为hǒng。1956年推广普通话,蒙城话逐步接近普通话。普通话里声母z、c、s与韵母i连用,叫做整体认读。如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话常把z、c、s与韵母i拼写。如zì(集)、cì(齐)、sì(夕)。
声调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是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55、中升调35、降升调214、全降调51。而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44、中升调24、降声调212、全降调53。
发起声来,普通话清柔高扬,方言则硬重低沉。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比较表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部分汉字读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