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山、响洪甸水库建设拨款
梅山水库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自行设计完成的重点工程之一,1954年动工。1956年水库建成,195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国家总投资9294万元,包括大坝、水电站和移民补偿等项。
响洪甸水库为皖西梅山、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两河口五大水库群中容量最大的水库,1956年施工,1958年水库建成,1959年第一台机组发电。国家总投资6163万元。
红石嘴水利枢纽工程为史河灌区渠首工程,1958年开工,1961年基本完成。国家总投资561.57万元,其中拦河滚水坝513.94万元,冲沙闸32.02万元,总干渠进水闸15.61万元。
在拨款过程中,银行对上述工程按计划、预算、程序、进度监督拨付资金。对每一具体建设项目,要求“计划有概算,施工有预算,成本有核算,竣工有决算’,按国家计划和政策完成拨款任务。
移民经费监督拨付梅山、响洪甸两水库移民20759户,94549人,50年代国家先后拨给移民补偿经费2705.62万元。(不包括一些公共设施建设经费)。银行首先根据移民委员会的移民计划和补偿概(预)算,将款项分别拨给各级移民机构,用款单位在县人民银行开设专户储存,由县人民银行监督支付。80年代又补拨1345.29万元,总计为4050.91万元。
二、市政、工交等建设拨款
市政建设投资1954年,县城梅山镇与梅山水库同步建设,为全省10个重点建设县城之一。国家持续投资2454.8万元,包括文教卫生、商业网点、机关团体、公用设施、职工宿舍等建设投资。其中:1980~1987年投资64.2万元,建成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投资80万元,建成5486平方米的县医院住院部大楼;投资35万元,建成容量为100吨的县食品公司冷库。
工业投资新中国建立以来,县办工业历年投资1923.18万元,其中大部分帮助发展缫丝等工业生产,增加出口产品。
交通建设投资1950年以来,用于交通建设投资1604.33万元,其中公路建设1118.97万元,桥梁建设485.36万元。
小水电建设投资共已投资1177万元,主要项目有燕子河、双河、南溪、油坊店、青山、梅山变电所,燕梅输变电所,团山水电站等。
农村多种经济建设投资为开发鲍家窝、白马寨、马鬃岭等森林资源,投资340万元。为
〔表16—6〕
1979~1987年县建设银行基本建设投资和存、贷款余额统计表

抚育幼林,每年拨款5~10万元。1985年起为发展蚕桑生产,投资240万元,兴建年产6万张蚕种的县蚕种场。1987年,又拨蚕桑专项投资34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