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缝纫、制革业
建国前,本县的服装、鞋帽生产,均由个体手工业者经营。县城和乌沙、殷汇等主要集镇有固定的裁缝铺,但多数手工业者都是上门做活。民国35年以后,县城内有开树生鞋店,前店后坊,兼营制革业,产品有布鞋、老式皮鞋,渔人用的高腰牛皮鞋、钉鞋、木履等。建国初,缝纫制革业仍是手工生产。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开始走向机械化生产。缝纫社除代客加工外,同时设门市部销售成品。1958年,全县有各种缝纫、制革社(组)14个,年产值27.0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1980年起,城乡出现众多的个体裁缝铺。1987年,县内有2个服装厂、2个鞋厂、产值131.6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0.65%。
贵池县服装厂集体企业,以生产成衣为主,1980年改为向商业部门销售成衣。1981年起,厂方自行开设门市部,举办展销会,销售成衣。1985年,该厂与上海华东服装经营部联营,引进上海布料、商标,利润二八分成,共产成衣5万多件,产值93.5万元,其中女式春秋衫、男式西装、毛呢中山服共1600套进入上海市场。1987年,有职工293人,产值45万元,亏损9000元。1988年产值43.1万元,亏损2.4万元。
贵池县工艺童装厂原名刺绣厂,于1982年创办,为知青企业。当时有职工61人,不久,在乌沙、牌楼、茅坦、双桥、晏塘5个乡所在地建立了加工点,从业人员一度发展到548人,生产刺绣餐巾、枕套、毛线帽等。1985年因刺绣产品滞销,转产儿童服装,并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现有职工45人,1987年产值28.3万元,利润9000元。
江南皮鞋厂1984年7月接收原贵池鞋厂、县板鸭厂部分人员和资产,由个人承包,组建江南皮鞋厂,为集体企业。1985年该厂与县烟草公司联营,由烟草公司提供厂房和流动资金,并从江苏聘请技术人员指导生产,产品有各式牛、猪、羊皮鞋,销售本县和武汉等地,当年创产值19.72万元。1988年有职工85人,产值21.4万元,亏损2.3万元。
贵池长江皮鞋厂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贵池鞋厂布鞋车间。1985年,贵池鞋厂倒闭,同年5月建布鞋厂,有单独的传统供销渠道,产品销售较为稳定。该厂1985年产皮鞋1.39万双、布鞋1.29万双、产值5万元。1988年有职工50人,产值30.2万元,利润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