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象预报
建国前,贵池县境内无气象观测机构。
1958年,县成立气象站。次年1月,正式开展观测预报业务记录,并设贵池气象服务站,每天向县广播站提供天气预报。1965年,池州专署复建,县气象站改为专署气象服务台。1980年,专署撤销,恢复气象台,行政管理机构为气象局,下设预报组、观测组、农业气象组,并逐年充实设备。至1987年已初具规模,为一级装备。每天,气象台将经过地面观测、图表传真及高频电话所得气象资料综合与分析后分早、中、晚三次通过县电台向社会发布未来24和48小时天气预报。同时,编印中、长期气象预报资料(旬、月、季“汛期”、“三秋”等),供有关部门作气象依据进行生产安排。1985年以来,气象台开展有偿服务,向电厂、造纸厂、铜山矿、港务局等单位提供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预报。
县气象台还承担向合肥、安庆“OBSAY”提供当地气象情况的任务。
1979年以来,县气象局编纂和出版的《安徽省贵池县农业气候志(1959—1976)》、《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发展多种经营》、《贵池县农业气象资源与农业气候区划》获省1984年农业区划成果二等奖。该局还编写了《安徽省贵池气象资料(1959—1980年)》、《大王洞气候概况》等科技资料,使气象工作为开发旅游资源和第三产业服务。
1983年夏,本县连续降暴雨,县气象台及时提供降水预报。县委、政府依照预报采取应急措施,保住了城郊白沙湖和南湖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