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教
自唐代始,贵池县就有道教活动。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李白游秋浦,泛舟清溪,登大楼山,投宿道观,与居观道士交友炼丹,曾留有“三载夜郎归,于兹炼金骨”的诗句(李白《秋浦歌》)。
本县首见文字记载的道教基地——天庆观,建于南唐(937—975年)。自宋代始道教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本县境两派道士并存。
建国前,县内全真派道士约40多名。他们都居观、宫、庙,给人做法事。由于香客少,部分道士还居观行医,以取得微薄收入。县内正一派道士散居民间,以上门做法事为副业,平时还从事另外的职业。
新中国成立后,道教活动渐趋停止。据1984年调查,县内仅有一名全真派道士(由正一派出家居观),道号石吉甫,居大楼山悟净寺,无法事活动,以生产劳动和国家发给的定期补助为生活来源。少数散居民间的正一派道士也不再给人做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