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野生植物
一、树木
东至县树种资源丰富,据1986年普查,共有木本植物616种。主要有:杉、三尖杉、池杉、水杉、马尾松、罗汉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侧柏、龙柏、黄檀、青檀、槐、樟、梧桐、枫树、枫杨、白杨、柳、乌桕、楝、梓、栎、麻栎、青冈栎、小叶栎、柞、朴树、冬青、黄杨、棕榈、皂荚、紫楠、华东楠、枸骨、枳椇(金钩树)、油桐、漆、檫、山楂、椿树、槠、苦槠、樗(臭椿)、榆、白果、女贞、椇木、野柿、喜树、山玉兰(望春树)、栗树、山苍子、桑、花榈木、凹叶厚朴、桂、黄连树以及油桐、油茶、茶叶等。
二、果类
梨、桃、猕猴桃、樱桃、李、黄梅、桔、橙、石榴、柚、椽、山楂、枇杷、葡萄、板栗、毛栗、苹果、柿、枣、杨梅、花红、山核桃。
三、观赏花木
玉叶金花、马银花、映山红、四照花、绣球、梅花、桂花、支枝、山茶花、广玉兰、葵、菊、荷、芙蓉、鸡冠、茉莉、牡丹、芍药、蔷薇、月季、海棠、玫瑰、紫薇、水仙等。
四、竹类
县内竹类品种很多,多以栽培为主,其中毛竹种植面积最大,50年代毛竹年收购在50万根以上,后来由于过量采伐,总蓄量减少,现有毛竹61925亩,大多分布在东胜、西湾、良田、汪坡、合镇、平原、官港、利安、香口、查桥、花园里等11个乡,此外元竹、斑竹、桂竹、水竹、苦竹、箭竹等在县内也很普遍。
五、药用植物
野生中药材主要有:白术、何首乌、石韦、青木香、半夏、天南星、薄荷、青蒿、紫苏、荆芥、甘菊、香薷、夏枯草、仙鹤草(又称落地黄蜂)、野跖草、木贼草、车前、栝楼(瓜蒌)、葛根、旱莲草、益母草、蒲公英、鱼腥草、苍耳草、酢酱草、虎耳草、凤尾草、黄柏、杜仲、连钱草(亦称金钱草)、鹿蹄草(鹿衔草)、金银花、抱石莲(俗称鱼鳖草)、马齿克、淡竹叶、芍药、木瓜、土茯苓、栀子、龙葵、芦根、艾、紫金牛(又名平地木)、野山楂、合欢、龙胆草、岩柏草、苦参、曼陀罗(洋金花)、六月雪、钩藤、茜草(过山龙)、白茅(茅草根)、百部、野百合、七叶一枝花、菖蒲、十大功劳、金樱子、白芨、胶股兰、山枝、黄连等711种。
六、湿生、水生植物
县内水生植物大多分布在西北部,主要有苔草、菹草、黑藻、金鱼草、江南荸荠,还有野菱、荇菜、芡实等浮水植物。据1974年省农林局编写的《安徽长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调查报告汇编》记载,全县湿生植物有27种,沼泽生植物53种,后经考察又增加4科6属11种。